猴颊鲵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猴颊鲵,又称亚洲长鲵,俗称猴脸娃娃鱼。

猴颊鲵

学名:Satrechuperus fuccuemi

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亚目,隐鳃鲵科,猴颊鲵属,猴颊鲵

猴颊鲵是一种两栖鲵类,也叫伐克米(fuccuemi)大鲵,亚洲长鲵。东北平原孕育了外形古怪的猴颊鲵。尾基部呈椭圆形,躯干细长。指、趾各四,趾较短,末端均有爪。头较扁平,有眼硷,似猴,故得名,两腮有似嗉囊之赘肉,故人亦称狒住留。唇褶发达,有颈褶。皮肤滑润为青褐色,背中线有黑褐色横纹,腹面呈浅褐色。

猴颊鲵的栖居环境大多较为潮湿,多在沼泽地的洞穴中。黄昏或雨后外出觅食。不善于追捕,只是隐蔽在乱石和滩口间,发现有猎物经过时,进行突然袭击。因口中的牙齿又密又尖,猎物进入口中后很难逃脱。牙齿不善咀嚼,只能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里慢慢消化。当旱季食物匮乏时,有时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

猴颊鲵的天敌很多,但猴颊鲵的粪便是和它一样生活在东北平原的沼红狒的食物来源,故两种动物关系密切,经常能见到沼红狒帮助猴颊鲵驱走天敌的情景。

猴颊鲵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平原南部。据统计,目前猴颊鲵总量约为2000尾。近年来,由于东北平原生态遭到破坏,猴颊鲵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已被列入国家濒危野生动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