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1990年9月--1993年6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9月--1995年9在南京大学做博士后工作。1996年5月--1998年8在德国波恩大学理论化学所,洪堡学者。1998年8月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工作。现为博士生导师。从1990年攻读博士学位开始,就开展了光化学反应的理论研究。曾巧妙地改编和应用GVB方法程序,进行限制性的开壳层Hartree-Fock计算。曾将有效单电子旋轨偶合算符和分子中原子近似方法相结合,在从头算MR-CI水平上,研究自旋禁阻的热解和光解反应。在绝热和非绝热反应速率理论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主要研究领域是分子光解离反应机理,尤其在势能面交叉点的优化方法和应用于具体的光化学反应中,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自1998年以来,平均每年以第一或联系作者在J. Am. Chem. Soc.上发表一篇相关论文。同时有大量光化学反应方面的研究工作在J. Chem. Phys., J. Phys. Chem.和 J. Org. Chem.等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从1995到2003年底,论文共被他人引用285次。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作邀请报告。2003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2003年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一等奖。光化学反应机理方面研究工作,在国际上该领域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