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义与公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版权信息书 名: 公义与公器

作者:詹世友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

ISBN: 9787010058528

开本: 16

定价: 50.00 元

内容简介本书是对公共伦理关系的正义价值及其制度性实现的一种道德哲学探究,着眼于道德于伦理进行区分以及对公共制度的文明性和正义价值基础哲学说明,落脚于“公共推理与公共美德。中心任务是研究公共制度对人类的文明生活而言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其争议价值有何特点,如何把它体现在具体的制度存在及其运作之中,人们生活于其中,为何受到其伦理教化。

本书是对公共伦理关系的正义价值及其制度性实现的一种道德哲学探究。从一种一开始空无内容然而又能自我奠基的概念“权利”出发,来探索权利在各种制度中的实现过程,牵涉到家庭、市民(公民)社会、国家、公共行政机构的正义价值的特点及其实现。正义理论一定是一种“权利哲学”。衡量一种公共制度的文明发展程度就要看这种制度摆脱“强力”而走向对“权利”的尊重和实现的程度。只有尊重和实现人们各类权利的制度,才体现了自己的公共正义价值,才能成为“天下公器”。

能体现“公义”价值的公共制度,需要靠培养了相应的公共美德的人们来运行,但是,要使人们的公共美德得到培养,又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其环境,所以,正义制度与公共美德是相辅相成的。公共美德的形成,首先需要培养公共推理能力,并使这种公共推理能力融合、渗透到人们的情感、欲望气质之中,从而形成相应的品质,这就是“公共美德”。

作者简介詹世友,男,1964年生,江西余干人,199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4年6月-12月,在斯坦福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2004年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公共伦理学、道德教化理论研究。曾经出版专著《西方人生精神》、《道德教学与经济技术时代》,在《道德与文明》、《中国哲学史》、《孔孟月刊》、《哲学与文化》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编辑推荐本书是对公共伦理关系的正义价值及其制度性实现的一种道德哲学探究,着眼于道德于伦理进行区分以及对公共制度的文明性和正义价值基础哲学说明,落脚于“公共推理与公共美德。中心任务是研究公共制度对人类的文明生活而言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其争议价值有何特点,如何把它体现在具体的制度存在及其运作之中,人们生活于其中,为何受到其伦理教化。

目录绪论正义·方法·公共伦理

一、本书的基础视野

二、追寻正义的方法论探讨

三、公共伦理学的意义及其使命

第一章自由、平等权利的伦理哲学含义

第一节对自由与平等的现代人伦的道德哲学阐释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