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汝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戴汝为院士

【戴汝为-人物简介】男,生于1932年12月31日,云南昆明人,1955年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后,在中科院力学所师从钱学森教授从事工程控制论的研究。以后一直在中科院自动化所工作,现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60年代,他解决了用极大值原理解最速控制、终值控制的数值计算问题。70年代,他最早在国内开展模式识别研究。80年代初,他在美国普渡大学与国际著名模式识别专家K.S.Fu教授合作,把统计模式识别与句法模式识别结合起来,提出了语义、句法方法。80年代后期,他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并主持完成了“人工神经元网络软件包”,从而将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及形象思维联系起来,并应用于手写汉字的识别,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术思想。90年代,他从事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处理这类系统的方法的研究,把综合集成的构思用于模式识别,提出集成型模式识别的学术观点。

戴汝为教授至今发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的论文近180余篇,是多种学术刊物的主编、编委。他于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93年至1998年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现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自动化学科评审组召集人等工作。目前他应聘为清华大学、汕头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近三十余所高校的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1]。

【戴汝为-学术论文】近期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如下:

1.综合各种模型的专家系统设计,《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Vol.2,No.1,2,1989。

2.一种联想式语言记忆模型(英文),《国际神经网络会议论文集》,美国圣地亚哥,1990。

3.中国在汉字识别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就(英文),《国际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Vol.5,No.1,2,1991年。

4.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Hetasynthesis)-------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来自科学前言的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5.认知科学进展,《自然科学基金》,Vol.11,No.1,1997.

6.由部件的动态模板引导下的联机手写汉字识别(英文),《国际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Vol.12,No.1,1998。

7.复杂巨系统科学——一门21世纪的科学,《自然杂志》,Vol.19,No.4,1998。

8.21世纪组织管理途径的探讨,《管理科学学报》,Vol.1,No.3,1998.

9.模式识别系统的集成,国际系统工程会议特邀报告,北京,1998。

近年来出版专著两册:

1.《智能系统的综合集成》,浙江科技出版社,1995。

2.《汉字识别的系统与集成》,浙江科技出版社,1998。

参与出版专著两册:

1.《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浙江科技出版社,1996。

2.《系统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2]。

【戴汝为-相关书籍】1、 系统学与中医药创新发展出版/发行时间:2008-04-0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戴汝为 ISBN:9787030212115 版次:1

内容简介

21世纪发达国家从信息时代迈向“概念时代”,这为注重整体观念和形象思维的中国传统医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时代机遇。当今科学发展的特点是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医药的发展应该以人体复杂系统为基础,结合系统科学、认知(思维)科学、复杂性科学交叉研究;从系统学的理论高度,采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论;充分吸取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以人为主、人机结合,综合专家体系、古今中外相关的知识信息,集成计算机群的高性能,发挥其整体优势,从而于无所不在的网络空间构建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为中医药研究发展提供可操作的智能平台。

本书可作为系统科学、认知(思维)科学、复杂性科学、中医药专业等领域的研究生教学参考书目,也可供这些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借鉴。

2 、社会智能科学出版/发行时间:2007-01-01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戴汝为 ISBN:978-7-313-04594-2

内容简介

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智能社会化成为当前发展的特征。探索人类智慧的道路,从思维科学走向社会智能科学,是时代的要求,体现了人文与科技的交融。本书着眼于学科交叉发展,从思维及认知的观点出发,借鉴中国传统整体观念和西方还原论形成辩证的系统论和综合集成的研究方法,在总结人工智能及智能计算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人-机结合的智能科学和智能工程。作者在系统复杂性研究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与知识工程方法,应用先进的信息、互联网技术构建了“人一机结合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依托信息网络空间推出支持宏观经济决策的可操作平台,成为智能信息处理的有力支持系统。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人-机结合的智能信息处理理论,这就在技术层次和工程层次上为一门新学科“社会智能科学”作了准备。

本书可作为思维科学、认知科学、智能科学及智能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供这些领域的专业人员参考借鉴。

3、 人工智能出版/发行时间:2002-03-01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丛书名:高新技术科普丛书(第二批)作者:戴汝为 ISBN:7-5025-3553-5 版次:1 开本:1/32

内容简介

本书是“高新科普技术丛书”之一,作者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全书共分8章,分别介绍了基于规则的知识系统,人工神经网络,适应性智能系统,农业专家系统,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智能机器人,人机结合的智能系统。本书适合从事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阅读[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