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层次(tectonic level)是指构造变形过程中,由于地壳或岩石圈不同深度空间的物理化学条件变化所导致的构造垂向分带。魏格曼(Wegman,1935年)首先把同一构造旋回的构造层次分为表壳构造和内壳构造。马托埃(Mattauer,1980年)将构造层次重新定义为地壳内主导变形机制不同的区段,并相应划分为上、中、下(即浅、中、深)三个构造层次。各构造层次间的界面,因受深度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是水平面。例如在造山带,因受核部高热梯度的控制而成为背斜形态,从而表现出构造层次的水平分带现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