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带生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又称远洋带生物。指生活在沿岸带范围以外全部开阔大洋上层水区的生物。大洋带通常以阳光透入的最大深度(一般为200米)为下界,海水透明,光照充足,海水混合较均匀,盐度高,所含陆源性碎屑少,营养盐含量低,各种理化条件稳定。动植物种类和数量较沿岸带贫乏,生物量为0.01~5克/米2。主要有各种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的有孔虫和放射虫,以及水母类、桡足类、若干头足类软体动物、各种中上层鱼类(鲨鱼、鲭、鲐、箭鱼、金枪鱼、鲑等)、爬行类的海蛇和海龟及哺乳动物的鲸类和海豹等。大洋带虽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90%,但其生产率较低,平均初级生产力为50克碳/米2·年,鱼类生产力0.005克/米2·年,仅占世界海洋渔获量的4%。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