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视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周日视差[1]是地球自转或天体周日视运动所产生的视差。它的定义是:通过M点的地球半径在天体S处的张角。周日视差随着天体的高度变化而改变。当天体位于天顶Z时,它的周日视差为零;当天体位于地平时,它的周日视差达到极大值P0,称为周日地平视差。周日地平视差P0和地心到天体的距离D以及地球半径R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

已知R和P0,便可求得D。考虑到地球是个扁球体,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同一天体的周日地平视差值,还将随观测地点的不同而变化。当观测者位于赤道时,天体的周日地平视差具有最大值,称为赤道地平视差。

测定天体的周日地平视差的最简单方法是:在同一子午线上相距很远的两个地点同时观测同一天体,测定它在中天时的天顶距z1和z2,如果已知两地的地理纬度分别是嗞1和嗞2,则可用公式

计算P0值。1751~1753年,法国拉卡伊和拉朗德,首次在差不多位于同一经线上的柏林天文台和好望角天文台同时观测月球,相当精确地测定了月球的周日地平视差。行星的周日地平视差也可在它们最接近地球时用上述方法测定。1672年,法国G.D.卡西尼根据他在巴黎和南美法属圭亚那所作的火星观测,求得了火星的周日地平视差。至于太阳的周日地平视差则不能用上述方法直接测定,必须采用间接的方法来测定(见太阳视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