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含义旧时官吏签署官衔

史例:①北宋大臣司马光的: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院修撰权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

“端明殿学士”是宋代馆阁学士之一,是文学侍从之臣的荣誉性兼职,无具体职责,只表示对文臣的恩宠。

“兼”是兼任。“翰林侍读学士”是经筵讲官,其任务是在皇帝面前进读书史。

“朝散大夫”是宋代文官官阶第十二级,相当于从五品下。

“右谏议大夫”是门下省中分出的谏院长官之一,是专门的监查官。

“充集贤院修撰”就是以其它官衔来担任集贤院修撰,使馆职。

“权”是临时代理的意思。“判西京”是以较高的官员兼任较低的职务,中央职官兼任地方官叫“判”。

“留司御史台”就是不用到地方上去,还留在御史台工作。

“上柱国”是“勋”,在宋代属于十二级勋级的第一级。是荣誉性的称号。

“河内郡开国侯”,“开国侯”是宋代爵级第六级。“河内郡”是封地。

“食邑一千三百户食实封四百户”是宋代封爵的食邑,但“实封”才是实际收入。

“赐紫金鱼袋”司马光的官职是“右谏议大夫”,官阶只是“朝散大夫”,才是从五品下,按规定,五品官之能穿绯色,配银鱼袋,但皇帝给予穿紫色袍服,配金鱼袋即四品官的荣誉,所以特地在职衔后面加上“赐紫、金鱼袋”(是两样东西,得分开读)以示荣耀。②北宋大臣欧阳修的:推忠协谋佐理功臣光禄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三百户实封八百户

“推忠协谋佐理功臣”是给功臣的封号,“推忠、协谋、佐理”是功臣封号的第一等,是赐给正副宰相、正副枢密使的。

“光禄大夫”是宋代文官官阶第三级,相当于从二品。

“行尚书吏部侍郎”,“行”是兼任比本职级别低的职务。

“参知政事”是副宰相。

“上柱国”是“勋”,在宋代属于十二级勋级的第一级。是荣誉性的称号。

“乐安郡开国公”,“开国公”是宋代爵级第三级。“乐安郡”是封地。

“食邑三百户实封八百户”是宋代封爵的食邑,但“实封”才是实际收入。③辽国大臣张俭的:推忠翊圣保义守节同德功臣南院枢密使开府仪同三司左丞相守太傅兼政事令监修国史上柱国鲁国公食邑一万户食实封一千户

“推忠翊圣保义守节同德功臣”是给功臣的封号,“推忠、翊圣、保义、守节、同德”是功臣封号的第一等,是赐给正副宰相、正副枢密使的。

“南院枢密使”辽代因为是契丹族统治,故官职分两大系统,管理北方原契丹族活动地区的叫“北院”,管理南方的叫“南院”,“枢密使”是中央指挥机关“枢密院”的长官,名义上地位很高。但一般由文官担任,有发兵之权,却不掌握军队。

“开府仪同三司”是文官官阶第一级,相当于从一品。

“左丞相”是北、南两个最高行政机构“宰相府”的行政长官。

“守太傅”,“守”是临时或代理官职的意思,“太傅”是虚衔地第二级,使荣誉性的。

“兼政事令监修国史”,“兼”是兼职,“政事令监修国史”是实际负责的工作。

“上柱国”是“勋”,在属于十二级勋级的第一级。是荣誉性的称号。

“鲁国公”,“国公”是爵级第一级。

“食邑一万户食实封一千户”是封爵的食邑,但“实封”才是实际收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