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青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发现青年》是一部以上海青年为题材对象的长篇报告文学。实事求是地说,要写扎实或写精彩这样一部作品,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首当其冲的“难题”,一是如何评价或看待当下青年的所作所为,即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究竟怎样的青年才是优秀的青年?二是能否写出“上海青年”的“现实”,写出上海这座城市所发生的不同寻常的历史性变化……

不难感觉到,《发现青年》的作者们相当自觉地接受了我所提及的那些“难题”的挑战,也就是说,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从题旨策划到采访调查,或从结构确定到每个段落的具体写作,既没有沿袭以往的“现成思路”,也没有套用那种常见的表现青年生活的老模式,而是很鲜明地突出了当下上海青年的性格风采,并有意识地将某些契合时代潮流的人生选择作为这部作品的传达重点,因而很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新意。作品写到了成功的创业者,也写到了默默奉献的志愿人员。其中有归国的“洋博士”,也有每天微笑着忙碌在公交车上的售票员;有名震中外的工程师,也有为中国文化赢得了世界性荣誉的艺术家;有创造了著名品牌的农民企业家,也有追赶着太阳的莘莘学子……这,都是一些全新的充满了与时俱进活力的青年形象。而我们从中所能感受到的,便不只是“现实”,而且是一种“历史”——事实上,无论是中国人的历史,还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对于《发现青年》这部报告文学来说,便不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已被演化为一种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精神状态,一种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品格或境界,一种踏实、勤勉、智慧及不断地与命运抗争的人生过程……在我看来,《发现青年》之所以那样富有历史感,其原因并不在于作品提到了“历史”(如作品的引子及每一章的“前奏”),而在于作品的描述牢牢抓住了那些最能显示时代风貌及上海特色的传达内容——作为一种可以提供给读者品味的内在意蕴,或是一种发生在人生选择过程中的具有潮流色泽的变化,历史感也就自然而然地从其中产生了。历史是什么?说到底,历史便是发生在普通人生活中的变化,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变化,毫无疑问,这样的变化最能体现当下现实的可靠性与前沿性,也最有资格成为“历史”的一种注释。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发现青年》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记录或描述,而且可以成为一面“历史”的镜子:无论是上海这座城市所经历的光荣与苦难,还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所走过的坎坷曲折的道路。

这部以“发现”为主旋律的作品,实际上只是“发现”了当下上海青年的某些侧面。所谓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题材是一个丰富的充满了前瞻色彩的库藏——那么,我们对于青年还将有些怎样的“发现”呢?我觉得,“发现青年”应该成为一个“系列”,应该源源不断地“发现”下去,多侧面地“发现”下去,并由此而向青年、向社会提供更丰富或更具启示性的精神食粮。

章节目录:

第一章 浦江激情

第二章 当代英雄

第三章 点击前沿

第四章 “海归”现象

第五章 从平凡中走来

第六章 青春铸就的品牌

第七章 心灵之约

第八章 经历APEC

第九章 点燃生命之火

第十章 情寄西部

第十一章 追赶太阳

第十二章 七彩钻石

第十三章 青春万花筒

《发现青年》出版信息

编著:黄传会 舟欲行 徐锁荣 杨肇林潘宝玉

责任编辑:李羽壮 脚印 刘茵

责任校对:郑南勋

责任印制:王景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