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软实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简介城市实力是一个综合概念,既包括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所谓硬实力,是指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硬件设施等;所谓软实力,是指文化水平、人文环境、体制机制等。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软实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软实力的重视很不够,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发展,重硬件建设、轻软件配套的现象,结果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城市有了筋骨肉,却缺乏精气神。因此,有必要提高认识、创新观念,在提升城市软实力上多下功夫。

提升软实力是在城市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不仅有物质需求,需要“富口袋”;也有精神需求,需要“富脑袋”。要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既重硬实力,也重软实力。

意义需求提升软实力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这一目标,就不能不重视提升软实力。软实力中的文化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粘合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可以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创造良好条件。提升软实力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软实力和硬实力共同构成了城市竞争力,二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硬实力是软实力的载体和基础,软实力是硬实力的灵魂和延伸。一个城市,只有拥有了强大的软实力,才有发展的后劲。同提升硬实力相比,提升软实力更为艰巨从实际情况看,提升城市软实力,一应尽快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软实力虽然比较复杂,但只要思想重视、积极探索,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二应力戒浮躁、务求实效。提升软实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不大容易在短期内出“显绩”,需要埋头苦干而不急功近利,注重点滴积累而不追求轰动效应。

中国现状由中国最具实力的专业调查公司根据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提供的测评体系进行。调查的内容涉及十大类、三十一小类、一百一十个指标(详见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城市软实力测评体系说明)。调查的方式采取材料审核、电话访问、问卷调查、入户走访等方式进行。

“中国大陆最具软实力城市”调查评选在上海揭晓,共有14个城市入选。根据调查评选结果,获得“中国大陆最具软实力城市”称号的14个城市如下:直辖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非直辖市城市依次为成都、杭州、苏州、西安、长沙、青岛、昆明、大连、武汉、南京。

“中国大陆最具软实力城市”调查评选,由《瞭望东方周刊》联合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工作委员会、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历时近半年。调查涵盖了城市的社会和谐力、文化号召力、科技创新力、政府执政力、形象传播力、教育发展力等10项指标。这项调查活动在全国50个城市同时进行,采取专业公司入户调查、材料申报、网络调查等三种方式进行。其中,入户调查的对象超过10万人,参加网络调查的人数则达到120万人。

提升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国家战略。对城市软实力的调查,也成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有力支撑。这是中国首次进行的大规模城市软实力调查,通过软实力资源要素的调研分析,理清了城市软实力的发展脉络和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