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大学图书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图书馆概况井冈山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8年,1963年停办,1977年复馆,1982年4月更名为吉安师专图书馆,2004年5月原井冈山师范学院图书馆与原井冈山医专图书馆、原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合并更名为井冈山学院图书馆,2007年10月恢复为井冈山大学图书馆。复馆30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图书馆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自1984年迄今,该馆一直是江西省高校图工委常务馆之一。

现有馆舍面积13340平方米(其中校本部总馆6740平方米,医学分馆6600平方米)。馆内设以下6个机构:

——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及读者办证、补证、文献复印等。

——采编部:负责文献的分类、采购、编目、加工、典藏等基础业务。

——流通部:下设各类型的借阅室(综合图书外借室、文史哲图书借阅室、语言文字图书借阅室、教育类图书借阅室、医学外借处),为读者提供文献外借阅览及咨询、借阅证挂失等服务。

——阅览部:下设各类型的借阅室(期刊阅览室、阅报室、外文阅览室、过刊室、样本书库、教师阅览室等),为读者提供文献外借阅览及咨询等服务。

——信息部:为读者提供文献检索、古籍阅览、电子文献阅览及文献传递、代查代检、定题服务等形式的服务。

——综合部:承担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网站建设和局域网的维护,负责读者的视听文献使用等服务工作。

——此外吉安市医药卫生课题查新中心亦附设于图书馆。

馆藏资料截止2008年7月,藏书117万余册(件),其中校本部藏书105余万册;医学院分馆藏书12万余册。基本形成以人文科学、教育科学和医药科学文献为主体,兼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管理科学文献的多类型、多载体的综合性藏书体系。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学科建设重点,结合井冈山大学庐陵文化和井冈山革命斗争史的研究特点,馆藏资源中重点对汉语言、中国古代文学、历史科学(含井冈山革命斗争史)、教育科学及临床医学科学文献进行配套建设。除中外文一般性图书外,校本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还包括:

——古籍4万余册。

——《四库全书》(1500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1200册)、《续修四库全书》(1800册)共计4500多册。

——年购印刷型报刊近2200余种。

——音像资料5200余件。

——网络版电子图书库3种;(《超星数字图书馆》、《方正电子图书库》、《中国数字图书馆》)合计28.45万余册。

——网络资源:各类数据库17种,其中:

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4种:《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数据库》。

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2种:《EBSCO全文数据库》、《Springer-LINK》。

博硕士学位论文库2种:《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

其它数据库有:《教育管理与执法图书库》、《司法、行政执法电子图书库》、《知识产权管理与执法电子图书库》、《NSTL外文文献来源库》、《国研网》、《中经网》、《中宏网》、《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aSCI中国科学文献服务系统》。

管理与服务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文献情报中心。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致力于开架服务、免费服务与优质服务。可提供外借阅览、参考咨询、网络数据库检索、文献传递、代查代检、定题服务、用户培训、文献复印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每周开馆时间超过100小时;主要借阅场所每周7天、每天10小时开放。

现代化建设图书馆已基本实现计算机管理,配有较完备的计算机、网络存储等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并经常更新图书馆网站。图书馆局域网是井冈山大学校园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网络可提供馆藏文献目录查询、借还信息查询和电子文献信息检索和阅览等服务。近年来又逐步配备了比较丰富的电子资源和虚拟资源,设有2个电子阅览室,座位150个(其中校本部馆90座,医学院分馆60座)。馆内常规服务均在计算机系统的管理下进行。图书馆已初步形成了以信息服务为重心、传统资源与数字化资源兼具的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高效率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成为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