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皇后(大宝元年-天平宝字四年六月初七,即701年-760年7月27日),姓藤原氏,为日本奈良时代的皇族,圣武天皇的皇后,又名安宿媛(あすかべひめ)、光明子(こうみょうし)、藤三娘(とうさんじょう),死后追谥天平应真仁正皇太后。
父亲—藤原不比等母亲橘三千代 圣武天皇之生母—藤原宫子的异母姊
生平光明子在圣武天皇还是皇太子时与之结婚,并在养老二年(718年)生下阿倍内亲王。在724年(神龟元年)因丈夫即位成为圣武天皇,而获得夫人的嫔妃位号。神龟四年(727年)生下基皇子,并将之立为皇太子。次年基皇太子突然夭折(有传说是长屋王的诅咒),因而发生了长屋王之变。叛乱平定后,改元天平(729年),同年八月将光明子夫人册封为皇后,由于光明子并非皇族出身,她的立后开了“非皇族出身皇后”的先河,也是藤原氏一族之女子成为皇后的起始。不过因为长屋王之变经后世证实,纯属诬告,因而有怀疑长屋王之变是藤原氏一族与光明子一同策划的阴谋。
在除去对手后,光明皇后所生的女儿阿倍内亲王被立为皇太女。749年圣武天皇让位出家,由皇太女的阿倍内亲王即位,而光明皇后也以帝母的身分掌握了实权,并将皇后宫职改名为紫微中台,并由光明皇后的甥儿藤原仲麻吕担任该官职之长官,实行了各式各样的政策。
天平胜宝八年(756年),圣武法皇崩御,两年后光明皇后被赠与皇太后的名号。天平宝字四年(760年),光明皇太后崩御,朝廷追谥为天平应真仁正皇太后,葬于佐保山东陵。
文化上的影响光明皇后一生都笃信佛教,东大寺及国分寺都是依她的建言而创建的。同时为了广照天下百姓,因而创设了专照顾贫困人民的“悲田院”,及相关的医疗设施“施药院”。而在丈夫圣武天皇驾崩后的第四十九日,为了将圣武天皇的遗物有所安置,东大寺的正仓院为此创设,除此之外,兴福寺、法华寺、新药师寺等寺院,都是依光明皇后的建言而创设。
同时,光明皇后亦好书道,她曾临习过中国王羲之的“乐毅论”之帖,而光明皇后所临之作品也被保存在正仓院之中,另外在万叶集中,光明皇后也有四首和歌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