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市教育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各级各类教育】

学前教育。全市有公办幼儿园102所,其中学前班85个、乡镇中心幼儿园12个、辽阳市示范园2个、一级园66个、二级园22个,幼儿教师168人、在编教师54人,学前三年幼儿户籍出生9451人、学前三年幼儿在园4576人、外户籍儿童入园422人、本地户籍幼儿外出1422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59%。初步形成公办幼儿园为示范和骨干、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学前教育新格局。

义务教育。全市有普通初中22所,在校生15103人,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小学126所,在校生3261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35人。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全市初中辍学率严格控制在省定指标之内。

高中教育。全市有普通高中2所,其中灯塔市一高中已进入省示范性高中行列,在校生5600人。全市高考录取率达到76%,其中被本科以上院校录取率为51%。

职业教育。现有职教中心1所,占地81亩(其中主校区9亩、佟二堡分校区72亩),实验实习基地41亩(房身6亩、佟二堡5亩),建筑面积15630平方米(其中主校区8700平方米、分校建筑面积693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85人,在校生 823人,在辽阳市率先通过省标准化职教中心的验收,实现职教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民办教育。全市有民办幼儿园103所,民办中小学1所,各种民办培训机构37个,在校生4600余人,专(兼)职教师310人,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体系。

【办学条件】

一是危房改造效果显著。全市中小学,基本实现农村中小学规模办学、集中办学,学生就近入学,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自2002年实施“危房改造”工程以来,我市中小学校舍改造共投入资金13293万元,已改造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17,165平方米,新建农村中小学校舍26,165平方米;已维修C、B级危房92344平方米。彻底消除了2002年统计的D级中小学危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危房的产生。

二是进行科学的布局调整。近五年来,我市共撤并87个教学点,小学降为126所,初中降为22所。小学校均规模230人,初中校均规模653人。2008年9月,市二高中从铧子沉陷区迁入城区,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供了条件。

三是普及现代教育手段。近几年,全市共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设中小学校园网17个,多媒体教室167个,计算机总台数达3497台,实现“校校通”的学校149个,设置音美活动室、电子备课室的农村中学22个,占农村中学总数的100%。2006年,我市义务教育通过省普九“提高水平”的检查验收。同年,我市争取国家投入2000万元,本市投入247万元,在全市农村中小学启动“农远工程”。全市中小学新增微机748台,新增计算机室和多媒体教室各19个,为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补充。

四是师资水平。全市共有教师3770人,其中小学教师2076人,专科以上学历1780人,占教师总数的85.74%。初中教师1270人,本科以上学历796人,占教师总数的62.68%。高中教师424人,本科以上学历410人,占教师总数的96.70%。

【民生工程】

形成从小学到高中乃至高校的“一条龙”扶困助学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累计投入扶困助学资金472万元,资助各级各类教育阶段贫困生15045人;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5.6万余学生全部实行免除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信息技术教育费,减免金额累计1475万余元。

【行风建设】

坚持把治理乱收费和在职教师乱补课列为教育行风建设的重点,坚持标本兼治、源头治理,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教育收费政策,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乱补课的在职教师一经查实立即解聘,同时追究所在学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直至免职,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校园安全】

学校治安状况良好,校园内没发生一起特大刑事和恶性治安案件,各学校无一起火灾、食物中毒等事故。校车得到规范化管理,未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在全市综治工作检查中,连续多年获得好评。

【取得荣誉】

全市现已建立起完备的教育体系,灯塔市教育局先后荣获辽宁省教育系统勤工俭学先进集体、辽宁省中小学实验室档案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实验教学普及市、辽宁省学前教育普及县区、辽阳市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单位、辽阳市“十五”期间教育科学研究先进单位、辽阳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灯塔市市直机关建设先进单位、灯塔市办理建议先进单位、灯塔市文明机关、灯塔市先进工会等称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