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sault Rifle
突击步枪是根据现代战争的要求(在缩短的作战距离上,需要有更高的火力威力和更好的机动能力),将步枪和冲锋枪所固有的最佳战术技术性能成功地结合起来。现多指各种类型的能全自动/半自动/点射方式射击,发射中间型威力枪弹或小口径步枪弹,有效射程300-400米左右的自动步枪。
突击步枪的概念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人根据战术需要,提出降低步枪弹的威力,缩短射程,使步枪和冲锋枪合而为一,阿道夫·希特勒很欣赏这种适合快速进攻的步枪,亲自起了“突击步枪”(Sturmgewehr)这个名,德文原文翻译为中文相当于“暴风雨枪”的意思,而美国就根据它的战术用途起名为Assault rifle,当时是指使用中间型威力枪弹的自动步枪。其特点是(相对于传统步枪)射速较高、射击稳定、后作力适中、枪身短小轻便。是具有冲锋枪的猛烈火力和接近普通步枪射击威力的自动步枪。
【历史与命名】
第一支真正的突击步枪是1942年在苏德战场上出现的

Stg44突击步枪。1934年德国军方感到需要一个比7.92×57mm威力小一些的弹种,随即与马格德堡市波尔特工厂签订了一项开发新枪弹的合同,该厂于1941年开始生产7.92mm步兵用短弹,此弹将原7.92大威力弹弹壳长由57mm减至33mm,装药量由47格令(约3克)减至24.6格令(约1.6克),弹头重由198格令(约12.8克)减至123格令(约8克)。1938年德国军方与苏尔市黑内尔兵工厂签订合同,开发一种轻型自动步枪,发射新短弹,并要求试制50支样枪,胡戈·施迈瑟(Hugo Schmeiser)担任方案设计师。1941年1月,德国军方又与黑内尔工厂和华尔特工厂签订另一合同,要求于1942年8月生产200支发射新短弹的样枪,方案设计师是布劳宁(Brauning)。1942年,黑内尔厂生产10000支新枪,型号定为MKb42(H),沃尔特厂生产8000支,型号定为MKb42(W)。按MKb系德文Maschinenkarabiner的缩写,意为“冲锋卡宾枪”,后又改称MP43冲锋枪,MP系德文Maschinenpistole(冲锋枪)的缩写,至1944年始正式定名为Stg44突击步枪,Stg系德文Sturmgewehr(突击步枪)的缩写。
德国人首创的Stg44的主要特点是火力猛烈,点射和连续射时,由于使用了中间型威力枪弹——M43短弹(7.9×33mm),易于掌握,在一定的距离上具有相当好的射击精度。《现代火器》用一句颇有风趣的话语来描述突击步枪:“It represented the first successful marriage between the rifle and the submachine gun”(突击步枪表明是步枪和冲锋枪间最美满的婚配)。这句话的含义可以作如下理解:突击步枪既不完全是步枪,也不能说是冲锋枪,它是根据现代战争的要求(在缩短的作战距离上,需要有更高的火力威力和更好的机动能力),将步枪和冲锋枪所固有的最佳战术技术性能成功地结合起来,并且具有首创特点。
这种新型步枪,德国人称为“Sturmgewehr”,按德文奠“Sturm”的本意是“暴风雨”,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暴风雨式的步枪”,当然在军事上“Sturm”也引申为“冲击”、“突击”、“冲锋”等。英国人、法国人对“Sturmgewehr”并没有采取“字面直译”为“Storm rifle”和“le fusil d`orage。而是使用了引申的军事术语,即分别定名为“assault rifle”和“1efusil d`assaut”。原苏联人的M43中间型威力枪弹研制开始时间大致和德M43短弹相当而研制成功稍后。使用这种枪弹的AK-47理应和德国的Stg44一样,可是它却名为“ABTOMAT”(自动枪),而没有采用“ШТУРМОВАЯ ВИНТОВКА”(突击步枪)。何由?这就不得不从俄罗斯人的传统和心理因素上考察。从传统上看,俄国人在20世纪初研制的M1916 费德洛夫自动步枪就是用“ABTOMAT”命名的。从原苏联人的心理上推断,他们万万不能直接引用当时的死敌德国人首创和使用的枪名。
这里产生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即汉译名“突击步枪”是否和“Sturmgewehr”或“Assault Rifle”相当。
先察看一下德文的“Sturm”和英文的“Assault”这两个词,“Sturm—attack,assault—!charge!”(军语)进攻;攻击,冲击,突击,强击,冲呵!冲锋!)
关于“Assault”(突击),现作若干引证:“进攻的高潮,与敌进行肉搏战。”“进攻的最后阶段。”
上述引文都是德英辞典、英文军语词典和英英大词典中的释义并加以汉译而得,因此说到汉文的“突击”看一看中国军事专家编写的工具书对“突击”这一军语是如何解释的:“集中兵力、火力对敌人进行急速而猛烈的打击。”
如果不用“突击”而用“冲击”,如何利用“冲击”这一军语限定此类步枪似乎更能表达它的战术使命。
“冲击——进攻部队在近距离内向敌猛扑,以抵近射击、手榴弹,白刃格斗消灭敌人。”
由于英文的“assult”的汉文解释既可为“冲击”又可为“突击”。为何厚“突”而薄“冲”? 其理如下:
这种武器是用于突击战术行动中的;
在语感上能够比较形象地表达此类武器火力炽烈和火力突然等特征;
参照了日译术语“突击铳”。
关于突击步枪的战术功用,《苏联军事百科全书》概括得很好。“单兵使用的便携自动武器,用 于近战杀伤敌有生力量,它可形成很大的火力密度,现代突击步枪是强威力火器。”。《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对突击步枪的定义写得更准确:“一种重量较轻、枪长较短、具有冲锋枪的猛烈火力和接近普通步枪射击威力的自动步枪。”
突击步枪小口径化,其作战使用的优越性更加突出。当代突击步枪的两个标杆系列:美国的M16系列和俄国的AK系列,还有德国G36系列、中国的95自动步枪.
【发展】
突击步枪的研制始于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百年历史长河中,突击步枪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历经曲折。在突击步枪的发展过程中,弹药问题一直是矛盾的焦点,经过长期的竞争和试用,目前有2种弹药占主流,即西方的5.56×45mm枪弹和东方的5.45×39mm枪弹,但这并非意味着突击步枪只有这2种口径,如目前正在使用、且没有撤装迹象的北约7.62×51mm枪弹及与之匹敌的东方7.62×39mmM1943中间威力型枪弹。
早期战斗资料分析,大多数步兵遭遇战发生在400m内,因此使用威力大的步枪弹药是不必要的浪费,且使用时产生的后坐力大,射手肩部难以承受,也不易控制,连发射击时精度很差;而7.62×39mm中间威力型枪弹同当时普通步枪弹相比,体积小、质量轻、初速低、后坐力小,但却具有步枪弹的威力,于是7.62×39mmM1943中间威力型枪弹一时成为生产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枪弹。
另外,在突击步枪的发展过程中,结构设计复杂也曾使突击步枪陷入质量过大和机构动作不可靠的困境。
事过境迁,现代突击步枪已不再是过去的只有点杀伤功能的突击步枪,而是既能打点目标,又能打面目标;既能白天作战,又能夜间作战的多功能综合作战系统。现代突击步枪正处于精心设计时期,21世纪将是突击步枪大发展的时期,这从世纪之交相继推出的几种新型突击步枪(俄罗斯的AN94,新加坡的SAR-21,以色列的TAR-21,南非的CR-21,比利时的F2000)中可见一斑。
基本特点
今天的突击步枪大多采用导气式原理,枪机回转闭锁。一些老产品,如HK系列,使用滚柱闭锁,但最新的HKG36枪族也采用了尤金·斯通纳型的改进型回转枪机,目前还没有什么好结构能替代回转枪机机构。分析现时突击步枪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无托结构成为突击步枪主流
近年来推出的几种新型突击步枪均为无托结构(AN94除外),无托结构业已成为突击步枪主流,将握把部件置于弹匣之前,能使枪的结构紧凑、携行方便。无托突击步枪因其全枪长度短,特别适合于丛林战、巷战。采用直托式设计,射击时枪口上跳较小,射击精度高。
(2)皮卡汀尼导轨成为突击步枪基本特征
世纪之交竞相亮相的几种新型突击步枪,均将瞄准系统装在皮卡汀尼导轨上。美国军用标准1913皮卡汀尼导轨(或类似的装置)几乎成为现代突击步枪的基本特征。皮卡汀尼导轨允许用户快速准确安装、拆除各种各样的附件,从激光指示器、强光灯到光学瞄具和全天候瞄准装置。使用时不需归零,也不用每次检查瞄准系统。
(3)保留刺刀,增加下挂榴弹发射器
尽管拼刺已不是主要的杀敌手段,但刺刀继续出现在许多突击步枪上(目前较注重多功能性,成为生存的有力工具,刺杀功能已退居次要位置),并增加了榴弹发射器,以具备点面杀伤能力,提高作战效能。无论是R/M设备公司的M203PI,还是东方的GP25,都是40mm口径,能使单兵高爆杀伤能力扩展到400m,性能可达到并超过手持榴弹发射器。令人感兴趣的是R/M设备公司的M203PI能与美国和欧洲大多数步枪相适配,同时也能满足卡拉什尼柯夫用户的需要。
(4)大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艺
高新技术对突击步枪影响越来越明显,其中重要一点是合成材料广泛应用于枪械中,如枪托、前托,甚至机匣都采用高强度工程塑料,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能确保全枪坚固耐用,而且还能注塑出各式各样符合人机工效的光滑外形,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5)注重人机工效设计
步枪是步兵的主要作战武器,要使步枪在士兵手中得心应手,就必须考虑人机工效。最近几年在世界舞台上出现的几种新型突击步枪,都在人机工效上大作文章。以色列的TAR-21新型无托突击步枪,采用浮动枪管降低武器射击时的后坐;在贴腮处安装由凯夫拉制成的贴腮板,以防止武器射击时间过长灼热而烫腮及在万一弹膛发生故障时保护士兵;所有控制按钮均能左右手操作;抛壳窗也可左右更换。新加坡的SAR-21亦是如此。这一切充分表明,人机工效得到普遍关注,成为突击步枪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6)采用新型变射频原理设计
20世纪80年代末期推出AK74步枪时,只被当作一种临时型枪,后来成为“阿巴甘”方案的初始方案。为了提高精度,尼柯诺夫在AN94上使用了高射频技术,保证前2发弹(或是3发弹)出枪口后,后坐才产生,这样可以精确命中目标。这种变射频结构较复杂,其核心是一根钢丝绳和有助于装弹的滚轮系统。大量的试验业已证明该机构动作的可靠性。此外,该枪的枪口制退器与传统的枪口制退器不同,采用“双气旋”气室结构,在火药燃气定向向上排出之前先冷却,可减小上跳和后坐力,并进一步提高了全枪精度。与其他步枪相比,AN94精度着实让人吃惊,例如当立姿抵肩射击时,其精度是其他AK步枪的13倍,可以只选择2发速射方式或选择兼有速射/标准射击方式。
(7)广泛采用光学瞄具或电子光学瞄具
瞄具是轻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击步枪领域一个新的革新就是广泛采用光学瞄具或电子光学瞄具来代替传统的机械瞄具,从望远式、反射式、到“单点式”系统,瞄准系统得到不断开发和装备,使轻武器“如虎添翼”。长期以来望远式瞄具因其易受损坏或受磕碰后易出偏差的原因,只作特殊用途,如给狙击手配用,不装备普通士兵。现在突击步枪上引入了多种小型瞄具系统,大大提高了单兵潜在的射击精度。
另外,夜视瞄具也达到了使用要求。典型代表是雷恩公司(Raytheon)的红外热成像瞄具——AN/PAS-13,该系统结构紧凑,可装到美国M16A2/M16A4步枪及M4A1卡宾枪上,即使在弱光或黑暗条件下也能提供清晰的目标图像,并可与未来“士兵系统”相适配。
目前电子技术正向更深一步发展,步兵用的多功能火控系统发展如火如荼,包括热成像和光学目标成像装置,激光测距和20mm榴弹、5.56mm步枪用的自动目标跟踪系统。突击步枪瞄具可在理想单兵武器的火控系统上略睹其貌。
(8)突击步枪注重以“枪族化”形式存在
目前许多突击步枪注重以“枪族化”形式存在,即一种基础步枪设计能够变型成卡宾枪、轻机枪/班组支援武器,甚至变型为高精度步枪。
尽管轻武器设计领域异彩纷呈,但目前只有2种类型的步枪统治步枪市场,即美国M16系列和苏联/俄罗斯卡拉什尼柯夫系列。
其中,卡拉什尼柯夫系列总销量最大,估计销量5000万支左右并随时间的推移还在增加。从7.62mm的AK47开始,该系列扩展到5.45mm的AK74及短枪管型AKS74U,后者在轻武器族中提供近程密集火力,因此许多人将该枪看成冲锋枪型。后来又出现了既有7.62mm口径又有5.45mm口径的变型轻机枪。
M16枪族以斯通纳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设计的5.56mm突击步枪为基础。该枪族为导气式,直托结构,回转枪机闭锁。为了减轻质量,斯通纳采用高强度工程塑料取代传统的木制枪托。早期方案只有单发和连发2种发射方式,后来经过技术改进增加了3发点射,据说可提高精度、节省弹药,并能改进射手的射击训练水平。为配用SS109弹,枪管膛线导程从305mm改成178mm。
M4卡宾枪是M16步枪的缩短型,可伸缩枪托进一步缩短携行长度,M4A1机匣上的皮卡汀尼导轨能为特种部队提供各种瞄具连接以供近战使用,M4A1CQB(近战型)有一个带导轨的前托可连接战斗附件,如激光指示器。M4A1CQB的另一特种部队使用型备有一套完整的战斗附件,包括M20340mm枪挂榴弹发射器。
尽管M16系列加工了几百万支,但还没有迹象表明M16能达到AK的装备数。当前的M16A4是结合武器模块化设计概念的最新方案,而生产最多的是M16A1、M16A2。
具有革命性的理想单兵战斗武器列装美国士兵后,M16系列步枪仍将继续存在。而且市场上许多步枪完全是M16的“克隆”或是斯通纳结构的重新组合。同样也没有迹象表明第一代7.62mm步枪会消失。
为了满足特种部队的作战需求,2003年10月15日,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公开提出一项新型步枪的开发计划,并将这项计划的产品命名为“特种部队战斗突击步枪”。 这只是对SCAR枪族武器最初提出的要求,后来,在2004年1月的H9222-04-R-0001文件中又做了些微变动,部分部件的要求更高。半年后的2004年6月18日,枪械制造公司向负责美国海军特殊装备的研究、开发单位——海军水上战术中心送去了三支试制型SCAR L和室内战斗型更换套件,以便让美军特种部队测试。
这只是对SCAR枪族武器最初提出的要求,后来,在2004年1月的H9222-04-R-0001文件中又做了些微变动,部分部件的要求更高。半年后的2004年6月18日,枪械制造公司向负责美国海军特殊装备的研究、开发单位——海军水上战术中心送去了三支试制型SCAR L和室内战斗型更换套件,以便让美军特种部队测试。
从投标到现在,FN公司对SCAR做了数次改进,特别是第二代样枪,在外形上与早期样枪有很大区别。第二代一改先前的黑色设计,而采用了迷彩色,枪托外形显得更直观,下机匣则大量应用高分子聚合物,从而减少枪的重量,外形特征与M16的风格更接近,并为SCAR设计了增强型榴弹发射器(EGLM)的概念模型。
重火力型SCAR准备采用经半个世纪证明其性能优秀的7.62mm口径枪弹。还有,FN公司提倡的计算机控制的EGLM也在不久的将来显露其庐山真面目。这种榴弹发射器与以往的中间折叠式或滑动式不同,打算采用侧面折叠式结构。
此外在批量生产型上,增加弹匣卡笋周围和枪机释放杆周边部位厚度的可能性很大。这是为了防止弹匣或枪机释放杆因受到某种撞击而出现脱落而采取的措施。弹匣槽将会设计成向外扩展的喇叭形,使弹匣的更换变得更快、更容易。
不过,在二代样枪上“抄袭”的内容也多了起来。例如左右两侧的联动弹匣卡笋原本是一个为AR-15所设计的专利产品,而击针、防偶发保险、枪机等许多细节都是竞争对手HK公司早已申请的专利。
据FN公司相关人士透露,SCAR的警用型也在开发之中,很多人翘首以待的SCAR民间型也做了规划。也就是说,民间型枪支也有可能出现“模块化步枪”倾向,持枪者不需购买多种不同功能的枪支,通过更换枪管的方式轻松地转换为自己需要的枪种。
特种部队对SCAR的严格试验
为了满足试制型产品的各项要求,参与SCAR开发竞争的各家公司提前聘请了军队射手进行试验。2004年6~7月之间,在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的射击场展开了对比试验。各家公司有两个小时可以展示和介绍自己的产品,并示范了是否具备政府要求的精度、耐久性、零部件的互换性以及适合于实战的运用状态等。
首先进行的是单发射击试验。在使用两脚架的状态下利用机械瞄具,对300m距离的E型枪靶,在2分钟内发射30发Mk.262枪弹,其中至少要21发枪弹命中目标。
其次是连射(实际上是点射)性能测验。方式与单发射击基本相同,采取卧姿射击时,在不使用两脚架的情况下对50m距离的枪靶,使用M855圆头弹,向4个E型枪靶展开5发点射,重复更换弹匣,持续射击1分钟,每3发中至少要2发命中目标。
第三是从标准型到CQC短步枪的转换试验,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套件的更换。更换套件时,机匣上部的空隙要保持在3.72~3.73cm之间。
这次试验主要是检验投标产品的基本性能,未能通过这一最初试验的试制品失去被采用的机会,直接送回开发企业手中。各家公司送来的试制型枪支和报告书,由特种作战装备开发计划负责人特罗伊·史密斯管理,在工作人员和各种特种作战部队的协助下,接受更加严格的试验。
顺利通过最初试验的试制品直接继续接受一系列严格的试验,以此来判断这些试制品是否能满足各项要求。
实地试验结束,工学方面的技术性试验也全部结束,再经过与相关管理业务相关的极为漫长的事务手续和经费调整,以及批量生产时的质量管理体制等细微的处理,于2004年11月末秘密公开FN 公司胜出的试验结果,并在11月5日批准FN美国公司一份生产第二批SCAR样枪的合同,用于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和评估。在2005年4月20日,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宣布已经与FN美国公司共同完成了SCAR步枪的第二次关键设计评估,并提出继续改进的建议,目前FN SCAR正在作进一步的改进。
经过测试,这种轻型特种部队战斗突击步枪充分体现了最好的人机工效。它可以在包括沙漠地带、湿地、冻土地带、草原地带、森林地带、热带雨林、市街区、河川、山岳地带等不同环境和所有气象条件下,没有出现任何故障。SCAR L在极端的高温和低温(-40℃~-60℃)、冻结、降雨、沙土、泥水、波浪、海水、雾等环境中没有出现问题。还有,在从零高度到海拔3600m的环境下测试同样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对SCAR-L而言,这些证明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在空降作战的适应性方面,在流动沙丘中、海中、甚至在核、生化武器抗污染性能试验中,SCAR L都表现出了惊人的性能。
在所谓的“穿越沙丘”试验中,“海豹”突击队作战小组亲自担负试验任务,反复进行了扔进海中、洒沙土展开射击等所能想出的各种严酷的试验。按性能要求,参加试验的产品必须具备从完全落水状态下捞出后,只需2秒以内的排水时间即可展开射击的性能。而SCAR L根本不需要排水时间,几乎从海水中捞出的同时展开射击。即便是在枪口部安装消声器,这一性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PS/4081/C03/1337文件中明确写着,“SCAR-L完全符合所有要求事项;充分拥有单兵武器的有效性;可在所有状况下有效地工作。这一结论是在实弹射击试验中得出的;射击时间的缩短、交战时的射速和命中精度的提高,单发和连发射击时稳定性的提高,操作性能的提高与良好的携带性能,在不同战场环境中出色的耐久性等方面都是一流的。”
GLM榴弹发射器
从20世纪末试制的40mm口径模块化发展型榴弹发射器(EGLM)也可以成为SCAR-L枪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EGLM是代替M203榴弹发射器的新一代产品,可以安装到SCAR枪管下部的 MIL-STD-1913型导轨上,还要具备适应未来新型导轨(MIL-STD-1913 型导轨的替代者)的潜力。而且EGLM还配备枪托,这也是它最主要的附件,可以将EGLM发射器从SCAR上卸下来装到专用的枪托上,可借助枪体上的传感设备,自动算出目标距离和雷管起爆时间。在射击之前,向弹头内的微型计算机输入相关数据,投射后自动飞行和起爆。一旦实战配备,榴弹手们根本不需要选择弹种或考虑射角。由于可更加有效地利用威力强劲的榴弹,美军对EGLM的期望值相当高。
按照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的要求,EGLM榴弹发射器模块既包括40mm的榴弹发射器,还包括相应的瞄准系统,瞄准系统包括表尺瞄准系统和AN/PSQ-18A榴弹发射器瞄准系统。AN/PSQ-l8A瞄准系统的主体是一个带有自动调节仰角的激光测距仪,可以随时告知瞄准是否合适。当榴弹发射器瞄准偏低时,瞄准镜的十字刻线呈红色闪烁状态;如果瞄高了,十字分划呈红色静止状态;而瞄准目标时,十字分划则变绿,此时可以发射。对于隐蔽的目标,瞄准镜能给出目标的距离,进而射击。该瞄准系统也能兼容最新研制成功的可编程40mm空爆榴弹。
EGLM可以发射美军标准的40mm×46榴弹,同时还可以发射特种低速榴弹,较只能发射标准榴弹的M203适应性更强。
FN公司研制的新型枪挂榴弹发射器模块也非常灵活,装弹时既可以将发射器向左打开,也可向右打开,更便于操作。EGLM 还设计有保险机构,只要将发射机构锁住,就不会走火,使用者在平时可以将弹药留在发射器内,不必取出。
目前,FN公司研制的SCAR步枪尚在试验之中,至于已经制造了多少支SCAR参与试验尚不明确,不过据说至少有12支标准型 SCAR-L、6支近距离战斗型 SCAR-L和1支狙击型SCAR-L以及l支标准型SCAR-H在试验单位接受试验。SCAR步枪因为专为特种部队研制而备受瞩目,各国专家、军方和评论家都对SCAR持有浓厚兴趣。

从投标到现在,FN公司对SCAR做了数次改进,特别是第二代样枪,在外形上与早期样枪有很大区别。第二代一改先前的黑色设计,而采用了迷彩色,枪托外形显得更直观,下机匣则大量应用高分子聚合物,从而减少枪的重量,外形特征与M16的风格更接近,并为SCAR设计了增强型榴弹发射器(EGLM)的概念模型。
重火力型SCAR准备采用经半个世纪证明其性能优秀的7.62mm口径枪弹。还有,FN公司提倡的计算机控制的EGLM也在不久的将来显露其庐山真面目。这种榴弹发射器与以往的中间折叠式或滑动式不同,打算采用侧面折叠式结构。
此外在批量生产型上,增加弹匣卡笋周围和枪机释放杆周边部位厚度的可能性很大。这是为了防止弹匣或枪机释放杆因受到某种撞击而出现脱落而采取的措施。弹匣槽将会设计成向外扩展的喇叭形,使弹匣的更换变得更快、更容易。
不过,在二代样枪上“抄袭”的内容也多了起来。例如左右两侧的联动弹匣卡笋原本是一个为AR-15所设计的专利产品,而击针、防偶发保险、枪机等许多细节都是竞争对手HK公司早已申请的专利。
据FN公司相关人士透露,SCAR的警用型也在开发之中,很多人翘首以待的SCAR民间型也做了规划。也就是说,民间型枪支也有可能出现“模块化步枪”倾向,持枪者不需购买多种不同功能的枪支,通过更换枪管的方式轻松地转换为自己需要的枪种。
特种部队对SCAR的严格试验
为了满足试制型产品的各项要求,参与SCAR开发竞争的各家公司提前聘请了军队射手进行试验。2004年6~7月之间,在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的射击场展开了对比试验。各家公司有两个小时可以展示和介绍自己的产品,并示范了是否具备政府要求的精度、耐久性、零部件的互换性以及适合于实战的运用状态等。
首先进行的是单发射击试验。在使用两脚架的状态下利用机械瞄具,对300m距离的E型枪靶,在2分钟内发射30发Mk.262枪弹,其中至少要21发枪弹命中目标。
其次是连射(实际上是点射)性能测验。方式与单发射击基本相同,采取卧姿射击时,在不使用两脚架的情况下对50m距离的枪靶,使用M855圆头弹,向4个E型枪靶展开5发点射,重复更换弹匣,持续射击1分钟,每3发中至少要2发命中目标。
第三是从标准型到CQC短步枪的转换试验,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套件的更换。更换套件时,机匣上部的空隙要保持在3.72~3.73cm之间。
这次试验主要是检验投标产品的基本性能,未能通过这一最初试验的试制品失去被采用的机会,直接送回开发企业手中。各家公司送来的试制型枪支和报告书,由特种作战装备开发计划负责人特罗伊·史密斯管理,在工作人员和各种特种作战部队的协助下,接受更加严格的试验。
顺利通过最初试验的试制品直接继续接受一系列严格的试验,以此来判断这些试制品是否能满足各项要求。
实地试验结束,工学方面的技术性试验也全部结束,再经过与相关管理业务相关的极为漫长的事务手续和经费调整,以及批量生产时的质量管理体制等细微的处理,于2004年11月末秘密公开FN 公司胜出的试验结果,并在11月5日批准FN美国公司一份生产第二批SCAR样枪的合同,用于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和评估。在2005年4月20日,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宣布已经与FN美国公司共同完成了SCAR步枪的第二次关键设计评估,并提出继续改进的建议,目前FN SCAR正在作进一步的改进。
经过测试,这种轻型特种部队战斗突击步枪充分体现了最好的人机工效。它可以在包括沙漠地带、湿地、冻土地带、草原地带、森林地带、热带雨林、市街区、河川、山岳地带等不同环境和所有气象条件下,没有出现任何故障。SCAR L在极端的高温和低温(-40℃~-60℃)、冻结、降雨、沙土、泥水、波浪、海水、雾等环境中没有出现问题。还有,在从零高度到海拔3600m的环境下测试同样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对SCAR-L而言,这些证明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在空降作战的适应性方面,在流动沙丘中、海中、甚至在核、生化武器抗污染性能试验中,SCAR L都表现出了惊人的性能。
在所谓的“穿越沙丘”试验中,“海豹”突击队作战小组亲自担负试验任务,反复进行了扔进海中、洒沙土展开射击等所能想出的各种严酷的试验。按性能要求,参加试验的产品必须具备从完全落水状态下捞出后,只需2秒以内的排水时间即可展开射击的性能。而SCAR L根本不需要排水时间,几乎从海水中捞出的同时展开射击。即便是在枪口部安装消声器,这一性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PS/4081/C03/1337文件中明确写着,“SCAR-L完全符合所有要求事项;充分拥有单兵武器的有效性;可在所有状况下有效地工作。这一结论是在实弹射击试验中得出的;射击时间的缩短、交战时的射速和命中精度的提高,单发和连发射击时稳定性的提高,操作性能的提高与良好的携带性能,在不同战场环境中出色的耐久性等方面都是一流的。”
GLM榴弹发射器
从20世纪末试制的40mm口径模块化发展型榴弹发射器(EGLM)也可以成为SCAR-L枪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EGLM是代替M203榴弹发射器的新一代产品,可以安装到SCAR枪管下部的 MIL-STD-1913型导轨上,还要具备适应未来新型导轨(MIL-STD-1913 型导轨的替代者)的潜力。而且EGLM还配备枪托,这也是它最主要的附件,可以将EGLM发射器从SCAR上卸下来装到专用的枪托上,可借助枪体上的传感设备,自动算出目标距离和雷管起爆时间。在射击之前,向弹头内的微型计算机输入相关数据,投射后自动飞行和起爆。一旦实战配备,榴弹手们根本不需要选择弹种或考虑射角。由于可更加有效地利用威力强劲的榴弹,美军对EGLM的期望值相当高。
按照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的要求,EGLM榴弹发射器模块既包括40mm的榴弹发射器,还包括相应的瞄准系统,瞄准系统包括表尺瞄准系统和AN/PSQ-18A榴弹发射器瞄准系统。AN/PSQ-l8A瞄准系统的主体是一个带有自动调节仰角的激光测距仪,可以随时告知瞄准是否合适。当榴弹发射器瞄准偏低时,瞄准镜的十字刻线呈红色闪烁状态;如果瞄高了,十字分划呈红色静止状态;而瞄准目标时,十字分划则变绿,此时可以发射。对于隐蔽的目标,瞄准镜能给出目标的距离,进而射击。该瞄准系统也能兼容最新研制成功的可编程40mm空爆榴弹。
EGLM可以发射美军标准的40mm×46榴弹,同时还可以发射特种低速榴弹,较只能发射标准榴弹的M203适应性更强。
FN公司研制的新型枪挂榴弹发射器模块也非常灵活,装弹时既可以将发射器向左打开,也可向右打开,更便于操作。EGLM 还设计有保险机构,只要将发射机构锁住,就不会走火,使用者在平时可以将弹药留在发射器内,不必取出。
目前,FN公司研制的SCAR步枪尚在试验之中,至于已经制造了多少支SCAR参与试验尚不明确,不过据说至少有12支标准型 SCAR-L、6支近距离战斗型 SCAR-L和1支狙击型SCAR-L以及l支标准型SCAR-H在试验单位接受试验。SCAR步枪因为专为特种部队研制而备受瞩目,各国专家、军方和评论家都对SCAR持有浓厚兴趣。
此类开发将会永远持续, SCAR枪族武器装备部队时,这一新型枪弹也有可能被军方采用。
单兵武器中人机工效最SCAR步枪并不是从旧有武器改进而来,而是综合了多种武器的特点。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短行程活塞、旋转枪机闭锁和固定抛壳挺,枪机系统与FN公司的米尼米M249机枪有点类似,即使细沙、灰尘和污垢侵入枪机,也不会对枪的发射性能带来影响。SCAR使用了流行的模块化设计,轻重两种枪型的人机工效相似程度达90%,有70%的零部件可以互换。机匣分上下两部分,用两个十字销连接。拉机柄左右两侧都能安装,左撇子也能顺利操作。折叠枪托由聚合物制造,长度可以调节,贴腮位置也可调节。上机匣顶部有整体式皮卡汀尼导轨,其它的皮卡汀尼导轨则装在护木的两侧和下方,在M4卡宾枪上使用的所有附件都能用在SCAR上。SCAR 步枪配有可拆卸、可调整、可折叠的机械瞄准具,觇孔式照门装在机匣顶的导轨后方,而前准星装在导气箍上,其它瞄准装置可装在导轨上。不同型号的枪都能根据不同任务需要换用卡宾型、近战型或狙击型枪管,枪管更换可以在数分钟内完成,更换时不需要再调整弹底间隙。射击模式分单发和连发动,没有点射功能,射速每分钟600发。
SCAR枪族在充分体现人机工效的同时,还在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SCAR-T”与“SCAR-O”是两种新的型号。“SCAR-T”中的“T”是“Thresholds”;“SCAR-O”中的“O”是“Objectives”的缩写,分别意味着“优秀通用武器理应具备的最低限度的性能”和“真正良好的性能”。
对于这两种枪的要求,SCAR-O远高于SCAR-T。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对SCAR-T和SCAR-O提出了以下设想。
★ SCAR T的空枪总重不能超过3.25kg;SCAR-O为3kg。
★ 要具备不更换上机匣的情况下可单独更换不同长度枪管的功能,操作要求应达到部队专门维护人员可简单地更换(SCAR-T)和普通士兵也能轻松更换(SCAR-O)的程度。
★ 要具备可在20分钟(SCAR-T)和5分钟(SCAR-O)内更换枪管以及各种辅助模块的性能。
★ 各种部件要具备抗锈(SCAR-T)和防锈(SCAR-O)能力。
★ 射击时(假设在5分种内发射300发枪弹),射手可徒手握住护木操作(SCAR-O)。
★ 连发射击时,至少要能维持25发/分(SCAR-T)和50发/分(SCAR-O)(这里所指的并不是射速只有25~50发/分)。
★ 枪管寿命要达到15000发(SCAR-T)和35000发(SCAR-O),在使用寿命范围内不能出现因耐久性导致的命中精度低下问题。
★ 在没有接受彻底检修的情况下继续使用时,至少能连续发射15000发(SCAR-T)和90000发(SCAR-O),并能保持正常使用。
★ 除更换弹匣外,在没有任何冷却的情况下,持续展开连射或点射时要达到21℃下可连续发射210发(SCAR-T)和52℃下连续发射210发(SCAR-O)。
★ SCAR L、S、SV在300m射程上展开瞄准射击时,着弹点散布范围直径要小于25mm(SCAR-T)和6.3mm(SCAR-O)。
★ 在20m深的咸水或淡水中浸泡2小时(SCAR-T)和8小时(SCAR-O)后取出操作时,不会出现性能低下现象,可正常使用。
这只是对SCAR枪族武器最初提出的要求,后来,在2004年1月的H9222-04-R-0001文件中又做了些微变动,部分部件的要求更高。半年后的2004年6月18日,枪械制造公司向负责美国海军特殊装备的研究、开发单位——海军水上战术中心送去了三支试制型SCAR L和室内战斗型更换套件,以便让美军特种部队测试。
从投标到现在,FN公司对SCAR做了数次改进,特别是第二代样枪,在外形上与早期样枪有很大区别。第二代一改先前的黑色设计,而采用了迷彩色,枪托外形显得更直观,下机匣则大量应用高分子聚合物,从而减少枪的重量,外形特征与M16的风格更接近,并为SCAR设计了增强型榴弹发射器(EGLM)的概念模型。
重火力型SCAR准备采用经半个世纪证明其性能优秀的7.62mm口径枪弹。还有,FN公司提倡的计算机控制的EGLM也在不久的将来显露其庐山真面目。这种榴弹发射器与以往的中间折叠式或滑动式不同,打算采用侧面折叠式结构。
此外在批量生产型上,增加弹匣卡笋周围和枪机释放杆周边部位厚度的可能性很大。这是为了防止弹匣或枪机释放杆因受到某种撞击而出现脱落而采取的措施。弹匣槽将会设计成向外扩展的喇叭形,使弹匣的更换变得更快、更容易。
不过,在二代样枪上“抄袭”的内容也多了起来。例如左右两侧的联动弹匣卡笋原本是一个为AR-15所设计的专利产品,而击针、防偶发保险、枪机等许多细节都是竞争对手HK公司早已申请的专利。
据FN公司相关人士透露,SCAR的警用型也在开发之中,很多人翘首以待的SCAR民间型也做了规划。也就是说,民间型枪支也有可能出现“模块化步枪”倾向,持枪者不需购买多种不同功能的枪支,通过更换枪管的方式轻松地转换为自己需要的枪种。
特种部队对SCAR的严格试验
为了满足试制型产品的各项要求,参与SCAR开发竞争的各家公司提前聘请了军队射手进行试验。2004年6~7月之间,在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的射击场展开了对比试验。各家公司有两个小时可以展示和介绍自己的产品,并示范了是否具备政府要求的精度、耐久性、零部件的互换性以及适合于实战的运用状态等。
首先进行的是单发射击试验。在使用两脚架的状态下利用机械瞄具,对300m距离的E型枪靶,在2分钟内发射30发Mk.262枪弹,其中至少要21发枪弹命中目标。
其次是连射(实际上是点射)性能测验。方式与单发射击基本相同,采取卧姿射击时,在不使用两脚架的情况下对50m距离的枪靶,使用M855圆头弹,向4个E型枪靶展开5发点射,重复更换弹匣,持续射击1分钟,每3发中至少要2发命中目标。
第三是从标准型到CQC短步枪的转换试验,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套件的更换。更换套件时,机匣上部的空隙要保持在3.72~3.73cm之间。
这次试验主要是检验投标产品的基本性能,未能通过这一最初试验的试制品失去被采用的机会,直接送回开发企业手中。各家公司送来的试制型枪支和报告书,由特种作战装备开发计划负责人特罗伊·史密斯管理,在工作人员和各种特种作战部队的协助下,接受更加严格的试验。
顺利通过最初试验的试制品直接继续接受一系列严格的试验,以此来判断这些试制品是否能满足各项要求。
实地试验结束,工学方面的技术性试验也全部结束,再经过与相关管理业务相关的极为漫长的事务手续和经费调整,以及批量生产时的质量管理体制等细微的处理,于2004年11月末秘密公开FN 公司胜出的试验结果,并在11月5日批准FN美国公司一份生产第二批SCAR样枪的合同,用于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和评估。在2005年4月20日,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宣布已经与FN美国公司共同完成了SCAR步枪的第二次关键设计评估,并提出继续改进的建议,目前FN SCAR正在作进一步的改进。
经过测试,这种轻型特种部队战斗突击步枪充分体现了最好的人机工效。它可以在包括沙漠地带、湿地、冻土地带、草原地带、森林地带、热带雨林、市街区、河川、山岳地带等不同环境和所有气象条件下,没有出现任何故障。SCAR L在极端的高温和低温(-40℃~-60℃)、冻结、降雨、沙土、泥水、波浪、海水、雾等环境中没有出现问题。还有,在从零高度到海拔3600m的环境下测试同样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对SCAR-L而言,这些证明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在空降作战的适应性方面,在流动沙丘中、海中、甚至在核、生化武器抗污染性能试验中,SCAR L都表现出了惊人的性能。
在所谓的“穿越沙丘”试验中,“海豹”突击队作战小组亲自担负试验任务,反复进行了扔进海中、洒沙土展开射击等所能想出的各种严酷的试验。按性能要求,参加试验的产品必须具备从完全落水状态下捞出后,只需2秒以内的排水时间即可展开射击的性能。而SCAR L根本不需要排水时间,几乎从海水中捞出的同时展开射击。即便是在枪口部安装消声器,这一性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PS/4081/C03/1337文件中明确写着,“SCAR-L完全符合所有要求事项;充分拥有单兵武器的有效性;可在所有状况下有效地工作。这一结论是在实弹射击试验中得出的;射击时间的缩短、交战时的射速和命中精度的提高,单发和连发射击时稳定性的提高,操作性能的提高与良好的携带性能,在不同战场环境中出色的耐久性等方面都是一流的。”
GLM榴弹发射器
从20世纪末试制的40mm口径模块化发展型榴弹发射器(EGLM)也可以成为SCAR-L枪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EGLM是代替M203榴弹发射器的新一代产品,可以安装到SCAR枪管下部的 MIL-STD-1913型导轨上,还要具备适应未来新型导轨(MIL-STD-1913 型导轨的替代者)的潜力。而且EGLM还配备枪托,这也是它最主要的附件,可以将EGLM发射器从SCAR上卸下来装到专用的枪托上,可借助枪体上的传感设备,自动算出目标距离和雷管起爆时间。在射击之前,向弹头内的微型计算机输入相关数据,投射后自动飞行和起爆。一旦实战配备,榴弹手们根本不需要选择弹种或考虑射角。由于可更加有效地利用威力强劲的榴弹,美军对EGLM的期望值相当高。
按照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的要求,EGLM榴弹发射器模块既包括40mm的榴弹发射器,还包括相应的瞄准系统,瞄准系统包括表尺瞄准系统和AN/PSQ-18A榴弹发射器瞄准系统。AN/PSQ-l8A瞄准系统的主体是一个带有自动调节仰角的激光测距仪,可以随时告知瞄准是否合适。当榴弹发射器瞄准偏低时,瞄准镜的十字刻线呈红色闪烁状态;如果瞄高了,十字分划呈红色静止状态;而瞄准目标时,十字分划则变绿,此时可以发射。对于隐蔽的目标,瞄准镜能给出目标的距离,进而射击。该瞄准系统也能兼容最新研制成功的可编程40mm空爆榴弹。
EGLM可以发射美军标准的40mm×46榴弹,同时还可以发射特种低速榴弹,较只能发射标准榴弹的M203适应性更强。
FN公司研制的新型枪挂榴弹发射器模块也非常灵活,装弹时既可以将发射器向左打开,也可向右打开,更便于操作。EGLM 还设计有保险机构,只要将发射机构锁住,就不会走火,使用者在平时可以将弹药留在发射器内,不必取出。
目前,FN公司研制的SCAR步枪尚在试验之中,至于已经制造了多少支SCAR参与试验尚不明确,不过据说至少有12支标准型 SCAR-L、6支近距离战斗型 SCAR-L和1支狙击型SCAR-L以及l支标准型SCAR-H在试验单位接受试验。SCAR步枪因为专为特种部队研制而备受瞩目,各国专家、军方和评论家都对SCAR持有浓厚兴趣。
【典型型号】
☆德国
StG44(MP44)
G3
H&K G-36
☆前苏联
AK47、AKM
AK74
☆美国
M16
XM8
AR-18
SCAR
☆以色列
AR Galil
TAR-21 Tavor
☆奥地利
Steyr AUG
☆法国
FAMAS
☆比利时
FNC
☆中华人民共和国
81式
87式
95式、97式、03式、05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