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囊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咽囊炎,又名咽粘液囊炎、鼻咽部正中瘘或鼻咽囊肿。因Thornwaldt于1885年首次报告此病,故又称桑汶地氏病(Thornwaldts disease)。咽囊感染或化脓即形成咽囊炎。咽囊脓肿自行破裂可形成脓性瘘管。 咽囊炎,又名咽粘液囊炎、鼻咽部正中瘘或鼻咽囊肿。因Thornwaldt于1885年首次报告此病,故又称桑汶地氏病(Thornwaldts disease)。咽囊感染或化脓即形成咽囊炎。咽囊脓肿自行破裂可形成脓性瘘管。

主要症状为鼻腔后部有脓性分泌物下流入口咽部。患者自觉呼吸时有臭味,用力吸咳时可咳出脓性物或脓痂。常有头痛,部位为枕后粗隆下方,与蝶窦炎引起的头痛相似。炎症或脓性物堵塞咽鼓管咽口,可出现耳鸣、耳聋,可有颈部淋巴结肿大。鼻咽镜下可见鼻咽顶部正中有表面光滑的息肉样肿物,有时上覆有脓痂,除去脓痂可见咽囊开口或瘘口,探针探入囊腔,有分泌物外溢。

【治疗措施】

咽囊较小者可穿刺抽脓后用10%~20%硝酸银或50%三氯醋酸烧灼破坏咽囊粘膜,以防感染复发。咽囊大者可将软腭拉开或切开,显露咽囊,用细长剪剪除咽囊前壁,刮除后壁,去除干净囊壁。若有增殖体肥大者可予以切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