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词。
佛教大乘有宗指由“种子”所产生的一切现象,是“种子”潜伏状态的显现,故名。包括七转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及与七转识相应的心所有法(心理活动和精神现象),七转识所变之“相分”(认识对象)、“见分”(认识主体)、三性(善性、恶性、非善非恶性)、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九地(欲界为一“地”,色界、无色界各有四“地”)等。但“现行”又能反作用于“种子”,使“种子”持续和增长,宇宙即依“种子”与“现行”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而周流不息。
笑话军事旅游美容女性百态母婴家电游戏互联网财经美女干货家饰健康探索资源娱乐学院 数码美食景区养生手机购车首饰美妆装修情感篇厨房科普动物植物编程百科知道汽车珠宝 健康评测品位娱乐居家情感星座服饰美体奢侈品美容达人亲子图库折扣生活美食花嫁风景 | 首页 |
佛教名词。
佛教大乘有宗指由“种子”所产生的一切现象,是“种子”潜伏状态的显现,故名。包括七转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及与七转识相应的心所有法(心理活动和精神现象),七转识所变之“相分”(认识对象)、“见分”(认识主体)、三性(善性、恶性、非善非恶性)、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九地(欲界为一“地”,色界、无色界各有四“地”)等。但“现行”又能反作用于“种子”,使“种子”持续和增长,宇宙即依“种子”与“现行”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而周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