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李尚庆,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副教授,长期从事茶叶机械教学工作并致力于新型茶叶机械设计、制造。1989年为安徽十字铺茶场研制了国内第一座茶叶保鲜库;2006年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条“炒青绿茶初制清洁化生产线”。

从上海到安徽,从下放知青到大学教授,几十年间,李尚庆踏遍了家乡的大小茶乡,为安徽茶叶进入全球茶叶高端市场奉献青春和智慧。

当手捧一杯清茶时,你有没有想过茶叶是怎样制出来的呢?土灶加炒锅的传统制茶方式,由于产量低,清洁程度低,制茶标准不好统一。2006年初,随着国内第一条“炒青绿茶初制清洁化生产线”,在安徽省休宁县荣山茶场投入使用,我国制茶业从此走上了全自动流水线操作之路。这条标志性的生产线就诞生于李尚庆和他的同事们之手。

李尚庆出生于上海,中学毕业下放到郎溪十字铺茶场,从此和茶叶结下毕生情缘。因为喜爱,在恢复高考后,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安徽农学院茶叶系,学习制茶机械制造,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几十年对制茶的慢慢积累,使得他对茶叶初制厂的现状非常了解:安徽是产茶大省,但自动化程度低、清洁度差等原始制茶的弱点,严重影响到安徽省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放眼当时全国其它几个产茶大省,也都是这种问题,李尚庆开始动起脑筋。为了让机械和自动化在制茶上完美结合,他在工作期间先后在上海同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进修学习相关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独自或参与设计、制造的大中型茶叶机械一项一项诞生:大型茶叶匀堆机、国内第一座茶叶保鲜库、全自动大型车色机机组、旋转型全自动车色机机组、茶叶烘干机配套用太阳能热风发生炉、连续茶叶理条机、我国第一条“炒青绿茶初制清洁化生产线”。以上成果,除了试验型茶叶烘干机配套用太阳能热风发生炉之外,其它已经全部在生产实际中大量使用,其中茶叶保鲜库技术遍布全国。

20多年来,李尚庆走遍了安徽所有产茶的乡镇村寨,与茶农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当地提供技术支撑和先进的生产设备。李老师认为,对一名教师来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多提供适用的新技术,多研制适用的新机器,不断提高当地生产水平,让茶农从根深蒂固的思维中解脱出来,逐步依靠科学、依靠技术走上致富路。

由于一直忙于茶叶机械的研发,无暇发表论文,这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国家茶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机械设备研究室主任、茶叶科学家,53岁了还是个副教授职称——这还是学校破格提拔的。李尚庆说,职称和名誉对他不是第一位的,推进我国茶叶机械的发展,为茶叶产业化提升和茶农增收贡献力量,是他毕生的追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