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纲:两栖纲
动物名称:琉球棘螈
科:蝾螈科
拉丁名:Echinotriton andersoni
英文名:Andersons Salamander
琉球棘螈分布于我国的台湾,国外分布于日本琉球群岛的奄美大岛、德之岛、冲绳岛及渡嘉敷岛。
琉球棘螈全长16公分左右,头呈扁宽状;背部中央脊棱显著,头及背部两侧有骨质嵴棱;身体颜色为棕黑色,只有泄殖肚孔周围、手足、腹面、趾端及尾巴下缘为橘黄色。
琉球棘螈生活于林中,靠近耕作区一带较集中。在非繁殖期成年琉球棘螈喜陆地生活。白天隐藏于落叶、木或石块下休息。夜间或阴雨天外出捕食,通常以小型无脊椎动物、昆虫及其幼虫为食。每年的1月下旬——6月下旬为其产卵期,将卵产于静水岸边斜坡上的落叶或腐质土中。
据有关资料显示,野生的琉球棘螈在我国台湾已经灭绝,应加以保护。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