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云南大学坐落在闻名遐迩的春城——昆明市的商山余脉之巅,前临翠湖,侧依圆通山,校内古木参天,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散发着优雅的历史韵味和清新的现代气息,其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1499年始建的云南贡院。云南大学原名私立东陆大学,由云南都督唐继尧创建于1922年。这所具有八十年历史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建校伊始,就以弘扬传统文化,研究高深学术,造就专门人才为宗旨,为国育贤,经世济民,孜孜以求。费孝通、华罗庚、吴晗、冯友兰、楚图南等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都曾来到云南大学执鞭任教,潜心问学。八十年文脉相传,形成了昌明学术、传播真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优良传统,铸就了“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云南大学,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管理科学与交叉学科为一体,是云南省的最高学府和国家“211工程” 重点建设大学。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云南大学也被列为中国15所世界知名大学之一。

,云南大学的成人教育已在艰苦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中走过了43年的风雨历程,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43年来,云南大学的成人教育坚持“保证质量,积极改革,稳步发展”的办学宗旨,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办学层次和办学形式,现有文史、理工、财经、政法、管理、师范、外语、艺术等门类的50余个专业,形成了以本科、专科学历教育为主,包括大学后继续教育和各层次非学历培训的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拥有省内外20余个函授站和办学点,并实现了到缅甸等国的跨境办学。目前学院学历教育在册学生14000余人,非学历教育每年3000人次。

成人教育学院是云南大学实施成人教育的管理、教学和科研的多功能机构,实行校党委和主管校长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行政下设学院办公室、教务科、教学科、教学部、招生办公室、继续教育部、高教研究室等职能部门,拥有一批受过成人教育管理专门培训,熟悉成人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和管理程序,具有丰富的成人教育管理经验的专职管理干部,在招生、教务、学籍、财务、教材、成绩、试卷等教学、管理环节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并在教材的采购、发放等工作中引进了社会服务机制,逐步实现了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为云南大学成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为一座严谨的高等学府,云南大学的成人教育始终坚持把教育质量作为成人教育的核心,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云南大学的成人教育从创办开始,就拥有一支学科齐备的成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这一独特的办学模式成为云南大学成人教育的一大优势和对教学质量最有力的保证。这些专职教师近70%是教授和副教授,80%以上具有10年以上成教工作经验,现有博士6人,硕士11人。他们热爱成教事业,熟悉成教规律,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并且一专多能。1986年以来,有2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4人荣获云南省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4人荣获云南大学优秀教师称号。1985年以来,有20多个项目,近50人次获得省、校、院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在取得丰硕教学成果的同时,学院的科研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6-2009年,学院专职教师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30余部,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教委基金项目5项;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系统“SCI” 收录论文21篇,“EI”收录论文4篇,“ISTP”收录论文6篇;《新华文摘》收录论文2篇;13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风雨兼程,春华秋实。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学,云南大学以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一代代的莘莘学子。其“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的校训;“高远、务实、勤勉、卓越”的校风;以及“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远大胸怀,塑造了一代代的栋梁之才。云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已有近三万名本、专科毕业生从这里再次走向社会,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以更丰富的学识和更坚实的能力,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实现自我。大批人已成长为教授、研究员、经济师、工程师、厂长、经理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一批人获得国家和省、市(地)“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专家”、 “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他们的成才与贡献为云南大学的成人教育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他们的事业成就记载了云南大学成人教育对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正是“桃李满天、星汉灿烂”。[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