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血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体外血栓血管内血栓形成与血液的流变性有密切关系 ,其基本条件涉及血管、血液成分的改变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临床血栓病的诊断及预防有着重大的临床价值。血栓检测仪可以在体外旋转环内模拟体内血液流动状态 ,在流体力学效应的作用下形成体外血栓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体外血栓形成试验:[1]取 30 例健康自愿者正常血液组 肘静脉血1.6 ml 不抗凝用作体外血栓形成试验 ,体外血栓形成的测定采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取不抗凝血液1.6 ml ,迅速注入直径为6 mm 硅胶管内 ,封口后 ,弯成直径为 80 mm 的旋转环 ,迅速套在血栓检测仪的有机玻璃盘上 ,开动仪器 ,使旋转环旋转 17 ±1 r/min ,仪器内温度保持在 37 ℃。旋转 15 min 后 ,取下硅胶管圆环 ,将血样轻轻倒在滤纸上 ,用眼科镊轻轻夹住血栓一端放在滤纸上 ,测量体外血栓的长度、湿重(和干重等指标。形成血栓后的剩余血液 血栓形成)后血液组 同上述方法抗凝 ,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

体外血栓形似一只小蚯蚓,有头、身体和尾部,分别由血小板血栓、纤维蛋白血栓和红细胞血栓三部分组成。这种结构,与体内形成的血栓极其相似人造血栓的大小,通常用其长度、湿重、干重三项指标来衡量,体外血栓愈大(超长、超重)则体内促血栓形成的倾向和可能性也愈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