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洋土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汶洋土楼,位于汶洋寨里厝,位于古田县黄田镇汶洋村。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坐北朝南,东边临溪,主建筑物为2层,方形结构,建筑面积1352平方米。据传,清嘉庆年间(1796—1820),汶洋村有一位地主,姓廖名振山,拥有私人土地上百亩,每年可收田租500多担,生有7子2女,分别取名为长铭、长照、长祥、长云、长庆、长培、长发。一家人生活过得十分富足。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经常遭到外来土匪的侵扰。为了抗拒土匪的侵犯,廖振山决心修建一座易守难攻的山寨式土楼。该楼的特点:一是土楼墙厚2米,第一层无窗口,所以外敌不易攻进。楼外一边临溪,溪边砌有2丈高的护坡,其余三边都在离土楼约10米处建有一条高2.5米、厚60厘米的围墙。二是楼内通道众多,走动十分方便。楼内上下二层有四条楼梯相接,楼内墙边有一条宽1.5米的环形通道。楼内设有2条横向走廊,并与环形走廊相接,同时两条横向走廊与二层楼的两个大厅相通,故上下前后行走十分方便,有利于调整防守力量。三是门厚坚固,大门与后门都有设二道门,门厚12厘米,外包铁皮,门顶上方各有四个洞孔,向下倒水及开枪射击之作用。四是土楼边还建有与土楼相连的三个炮楼,同时二层向外还设有36个射击窗,向外的攻击力很强。五是两天井内挖有2个水井,便于长期坚守。如今该土楼仍有三户13人居住其中,保存完好。2003年7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