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迹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老迹埋是流行于福建省闽南地区和台湾省及东南亚闽南籍华裔聚居地的一种以闽南建筑特色的一种形式。老迹埋是一种建筑中的独特建筑技术。以闽南人居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以2人配合为主要形式,其手法精巧、省力、节省时间,成为闽台人民喜爱的建筑闽南古建筑的形式之一。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木材的易腐蚀性和易燃性造成了建筑保存年代不能久远的现象,目前所知保存下来的最久远的老迹埋地上建筑是闽南湖蓝山遐迷寺大殿。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大体上是工匠之间口传身授,然而匠人社会地位低下,少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每每暗于文字,虽然多有经典作品,可是作为一个群体,他们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人微自然言轻,几千年来建筑学方面的专业著作屈指可数。老迹埋建筑作为闽南传统建筑方式,在现代化建屋的冲击下,一些高超的技巧比如“六九铸梁式”等渐已失传,不可说是一件憾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