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曼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塔斯曼海(tasman Sea)

荷兰航海家阿培尔•塔斯曼在1642年航行于这一海域,故名。1770年代英国海员科克(James Cook)船长等人探勘了其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海岸线一带。

塔斯曼海

【概述】西南太平洋的边缘海。位于澳大利亚东南岸、塔斯马尼亚(西)和新西兰(东)之间,北与珊瑚海相连,海域宽约2,250公里(1,400哩),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90万平方哩)。 西南以巴斯海峡(Bass Strait)与印度洋相连,东有科克海峡(新西兰南、北岛之间)与太平洋相通。 不同的洋流使塔斯曼海南部通常为温带气候,北部为亚热带气候。位于这个地带的西风称咆哮西风带(roaring forties, 又称四十度带),塔斯曼海以多风暴闻名。新西兰、澳大利亚东南部和塔斯马尼亚之间有海洋航线,其经济资源包括渔产,以及巴斯海峡东端吉普斯兰海盆(Gippsland Basin)中的石油蕴藏。

【相关数据】东西最宽2,250公里。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最深处5,943米。表层水温冬季(8月)北部22℃,南部9℃;夏季(2月)相应为25℃和15℃。盐度约35‰。

【地质】海岸边地形各异,澳大利亚沿岸山地逼近海岸,沿岸平原狭窄,局部地段有平原和较宽的海滩,多数为溺谷型海岸,塔斯马尼亚岛南岸和新西兰南岛的西北岸为曲折的峡湾海岸,北岛西岸岸线曲折,多半岛和港湾,其他海岸大都较为平直。海区沿岸大陆架大多较狭窄,一般不足10千米,只有巴斯海峡和库克海峡附近有较宽广的大陆架。在海域西部和南部深于4000米的海盆占了全海域面积的一半,其他地势平坦。海盆东北海域水深由东北方向的浅海逐渐向西南加深至4000米,最深处5943米。在超过600米至1000米深的海下有起伏的海底山丘和陡峭的死火山。

【洋流活动】

塔斯曼海最突出的海底地形是塔斯曼海盆。南赤道洋流和信风飘流在这里向南补给形成东澳大利亚洋流,对澳大利亚海岸有重大影响。7∼12月影响最小,冷水从南方流入,往北最远到达南纬32°的地方。豪勋爵岛(Lord Howe Island)位于平行方向,代表了最南部的现代珊瑚礁岛的发展。在塔斯曼海东部,表面环流1∼6月受来自西太平洋洋流的控制,而7∼12月则受来自亚南极向北运动通过科克海峡的较冷海流的控制。

【港口】沿岸主要港口有悉尼(澳)、奥克兰(新)等。塔斯曼海是一个深水渔场,在超过600米至1000米深的海下有起伏的海底山丘和陡峭的死火山。

【渔产】产鲔、鲱、旗鱼、飞鱼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