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取先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予取先与

战国策

读音:yú qǔ xiān yǔ

释义:比喻想要从对方得到什么,必须先给对方一点甜头。

出自:(意思)《国策·魏策一》:“君予之地,知伯必骄骄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则知氏之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故予之。’”(予:给予。姑:暂且。辅:帮助。)

具体解释:春秋末期,晋国有一个当权贵族知伯向另一个贵族魏桓子强要土地,魏桓子拒绝了。一个叫任章的人劝魏桓子还是把土地割让给知伯。他说:“你把土地割让给他,知伯必然骄傲而轻敌,而邻国必然惧怕他而互相团结起来。以互相团结的诸国之兵,来对付骄傲而轻敌的晋国,那么知伯的命就不会长久了。《周书》上说的好,要想打败对方,必须暂时扶植他,想要从对方得到什么,必须先给他一点东西。后来魏桓子照任章的话做了,知伯果然因为骄横,贪得无厌而亡。

注意:有时该成语也写作“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例句: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毛泽东选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