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书(1461~1527),字文同,号元山。遂宁县吉祥乡(今属蓬溪县)人。明天顺五年(1461)生。明弘治元年(1488)中举,三年(1490)中进士。弘治五年(1492),任山东郯县知县。郯县地广人稀,旱涝不断,民多困苦。席书到任后,安抚百姓,开发农田,大兴水利,兴教化,办学校,育人才,数年后成效显著。郯地人民以“前有席(书),后有唐”谚语赞扬席书,并为其立祠树碑纪念。
弘治十六年(1503),云南发生严重地震,朝廷命侍郎樊莹视察,莹视察后上表请罢免云南监司以下官员三百余人。席书此时已移户部,进员外郎,他对樊莹所奏特持异议,上书申说弊政当除,责在朝廷,不在云南地方官吏。灾异的警报从云南传来,想以远方外吏承担责任,不揭发皇亲国戚大臣,这是舍本而治末。席书乃请孝宗革除弊政。席书所奏虽未得孝宗采用,但可看出他的真知灼见。
武宗继位后,席书任贵州提学副使。此时,王守仁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谪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獠少数民族杂居,文化不发达。席书延请王守仁施教。守仁因俗化异,士人甚喜,始知教育之重要。宁王朱宸壕反叛,席书时任福建左布政使,急募兵二万讨伐,兵至而乱平。不久,席书任都察院右副都尉使,巡抚湖广。他察知宦官李镇、张■借进贡及御盐名敛财十余万两白银,乃上表揭发李、张二人之罪,受到兵部尚书伍文定等的赞誉。
嘉靖元年(1522),席书改任南京兵部右侍郎。时值长江南北大饥,他奉旨赈济,令州县十里设一厂,煮粥施舍以救。嘉靖三年(1524),席书任礼部尚书,上表献新政十二事,嘉靖帝一一照准,令诏天下执行。此时,大同军变,巡抚张文锦被杀,总兵江桓印信被毁,从狱中放出原大同军统帅朱振代替江桓任。嘉靖同意任命朱振,并宣谕礼部铸制新印。席书坚持不可,认为大同军队不顺从朝廷,应兴师问罪,不宜铸新印以滋长其罪行。由此,席书乃与当政者相忤。他力荐杨一清、王守仁入阁,且进奏说:“今诸大臣皆中材,不足与他们共谋天下大事;定乱济时,非守仁不可”。嘉靖当时未采纳,但以后,王守仁、杨一清皆为朝中重臣。嘉靖四年(1525),光禄寺丞何渊请建世室,祀武宗于太庙,嘉靖命礼官集议。席书三次上表切谏。五年秋,章圣皇太后(嘉靖之母)将谒世庙,席书又上表进言。受嘉靖赏识重用,倚为亲臣,加太子太保,不久进少保。但因疾不能视事,屡次上表请求休养,并推举罗钦顺代自己,嘉靖总是慰留不允。嘉靖六年(1527)二月,席书病情加重,乞休益力,嘉靖帝诏加武英殿大学士,赐第京师,支俸如故。但刚刚听到诏令,席书就病重而逝,终年66岁。赠太傅,谥文襄。祀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