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字中文名字 :石斛兰别名石斛
拉丁文学名:Dendrobium
科 属
界:
植物界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
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
目:
天门冬目 Asparagales
科:
兰科 Orchidaceae
亚科:
树兰亚科 Epidendroideae
族:
石斛兰族 Dendrobieae
亚族:
石斛兰亚族 Dendrobiinae
属:
石斛兰属 Dendrobium
种,共有1200-1500多种[1]。
形态特征
石斛为多年生落叶草本。茎丛生,直立,上部略呈回折状,稍偏,黄绿色,具槽纹。叶近革质,短圆形。总状花序,花大、白色,顶端淡紫色。落叶期开花。
药 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药用石斛品种有5个,即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马鞭石斛(D.fimbriatum Hook.var.oculatum Hook.)、黄草石斛(D.chrysanthum Wall.)、铁皮石斛(D.candidum Wall.ex Lindl.)、金钗石斛(D.nobile Lindl.),但实际上民间药用的品种还有多个,用于提取某些成分作制药原料的也有较多的品种。在我国的76种石斛属植物中,有近40种作药用[2]。某些药用石斛品种长期出口,享誉东南亚及欧美的一些地区。

性 味:甘淡微咸。性属清润,清中有补,补中有清。
采收炮制:全年均可采收, 以秋季采收为佳.烘干或晒干, 切段, 生用.鲜者可栽于砂石内, 以备随时取用.
商品规格:
商品因品种及加工方法不同, 规格十分复杂.一般可按来源品种分为:环草石斛、黄草石斛、马鞭石斛、金钗石斛、耳环石斛.鲜石斛以青绿色, 肥满多叶, 嚼之发粘者为佳;干品以色金黄, 有光泽, 质柔者为佳;耳环石斛以色黄绿, 饱满, 结实者为佳.习惯认为金钗石斛主产于广西靖西者为最著, 黄草斛石产于安徽霍山者著, 耳环石斛产于湖北老河口者为最著.
性状特点:
1. 鲜石斛
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 长约30厘米, 直径0.4-1.2厘米, 表面黄绿色, 光滑或有纵纹, 节明显, 色较深, 节上有膜质叶鞘.肉质, 多汁, 易折断.气微, 味微苦而回甜, 嚼之有粘性.
2. 环草石斛
呈细长圆柱形, 常弯曲或盘绕成团, 长15-35厘米, 直径0.1-0.3厘米, 节间长1-2厘米, 表面金黄色, 有光泽, 具细纵纹.质柔韧而实, 断面较平坦.无臭, 味淡.
3. 黄草石斛
长30-80厘米, 直径0.3-0.5厘米, 节间长2-3.5厘米.表面金黄色至淡黄褐色, 具纵沟.体轻, 质实, 易折断, 断面略呈纤维性.嚼之有粘性.
4. 马鞭石斛 呈长圆锥形, 长40-120厘米, 直径0.5-0.8厘米, 节间长3-4.5厘米.表面黄色至暗黄色, 有深纵槽.质疏松, 断面呈纤维性, 味微苦.
5. 金钗石斛
呈偏圆柱形, 长20-40厘米, 直径0.4-0.6厘米, 节间长2.5-3厘米.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 有纵沟.质硬而脆, 断面呈纤维性, 味苦.
6. 耳环石斛
呈螺旋形或弹簧状, 一般为2-4个旋纹, 茎拉直后长3.5-8厘米, 直径0.2-0.3厘米.表面黄绿色, 有细纵皱纹, 一端可见茎基部留下的短须根.质坚实, 易折断, 断面平坦, 嚼之有粘性.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石斛碱、石斛胺、石斛次胺、石斛星碱、石斛因碱等生物碱,及粘液质、淀粉等。
2.药理作用:石斛能促进胃液的分泌而助消化,使其蠕动亢进而通便;但若用量增大,反使肠肌麻痹。有一定镇痛解热作用,其作用与非那西汀相似而较弱;可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用氢化可的松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之后,石斛多糖能恢复小鼠免疫功能;石斛水煎对晶状体中的异化变化有阻止及纠正作用;对半乳糖性白内障不仅有延缓作用,而且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石斛碱有一定的止痛退热作用, 与非那西丁相似但较弱.石斛煎剂内服, 能促进胃液分泌, 可助消化;还有增强代谢、抗衰老等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石斛、玄参、天花粉、蚤休各10g,将其煎液经蒸馏提纯,用超声雾化器使患者吸入咽部,治疗慢性咽炎172例,显效62例,好转87例(辽宁中医杂志,1992,3:31)。本品还有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关节炎、皮肤化脓性感染等疾病的报道。
性味归经:甘, 微寒.归胃、肾经.
功效应用:养阴清热, 益胃生津.主治阴伤津亏, 口干烦渴, 食少干呕, 胃脘灼痛, 肾虚目暗, 视力减退, 内障失明, 肾虚痿痹, 腰脚软弱.
用法用量:煎服, 10-30g.
其它大量详细的相关资料,请参看王朝百科的词条--石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