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简介】
哈尔滨迦南老年公寓是

经民政局批准,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民办福利机构。本公寓坐落于我市南岗区的国际会展中心的后身,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约有20亩人性化设计的园林绿地,可供老年朋友户外活动 。 交通十分便捷;别墅式的结构,幽静雅致的环境,闹中取静.院内配有完善的生活、休闲及服务设施,是老人生活、休闲、活动的理想场所。
本公寓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服务人员为老人提供住、养、学、乐等综合服务。“老人至上,服务第一”是本公寓的服务宗旨,服务质量优质化,饮食搭配营养化,文化生活多样化,健身活动经常化是本公寓的准则。
本公寓入院手续简便,收费合理,城乡地区不限,时间长短自便,进出自由。本公寓全体员工愿以热情的服务为您的单位和家庭解决后顾之忧,为您的工作和家庭助一臂之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皆有岁暮黄昏垂老之日,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关爱老人,关注银发工程,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给老人一方快乐的热土。

【院长介绍】
王正旺同志,1973年4月24日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现年37岁。2000年来哈打工,至今已有九年时间。在这九年当中,他用一颗善良之心,对待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人民,为这座城市做了无数件好事。由于他的无私奉献,感动了热情好客的哈尔滨人,相继得到了媒体和有关领导的关心和关注,
2005年8月30日,《生活报》以《我妈的命是王大哥给的》、
2005年12月被评为道外区计生协志愿者先进个人标兵、
2006年7月3日《黑龙江晨报》以《让外来务工人员在哈市找到家》、
2006年8月26日《新晚报》以《有困难就来民工之家》、
2006年8月27日《哈尔滨日报》以《打工仔建起流动人口老乡之家》、
2006年9月5日河南《南阳日报》以《黑土地上的南阳活雷锋》为题先后报道了王正旺的先进事迹、
2007年5月1日评为《首届哈尔滨市农民工劳动模范》、
2007年7月10日哈尔滨资讯频道以《没有血缘的亲情》为题报道王正旺义务照顾一个70岁老母亲的感人事迹、
2007年8月22日生活频道以《古道热肠王正旺,弱势群体他来帮》为题综合报道了王正旺到哈七年来热心帮助他人的感人事迹。
2007年12月荣获道外区第三局《邻居节》活动好邻居奖、
2008年6月16日在《黑龙江卫视》感动2008节目中曾以《渐冻人找到了新家》为题报道了有关王正旺免费照顾绝症患者“包俊艳”的先进事迹。
2008年7月28号《生活报》报道了8名农民工外出打工被困遇好心人照顾4天。
2008年9月1号被《生活频道都市发现栏目》报道了《爱心打工仔, 志愿捐遗体》
2008年9月5号《新晚报》报道了,《河南打工仔爱洒第二故乡》
2008年9月5号《黑龙江东北新网》报道了《一农民哈尔滨打工8年照顾7位孤寡老人》
2008年9月7号黑龙江卫视感动2008节目报道了《你的幸福、我的快乐》
2008年9月19号哈尔滨资讯频道万家灯火栏目报道了王正旺《爱在异乡》的感人事迹。
2008年11月16号《生活报》冰城演绎一家亲。
2008年12月15号《哈尔滨日报》,报道了王正旺《扶危济困屡伸援手》
2008年12月31号,被评为《2008感动哈尔滨十大人物》提名奖。
2008年12月31号,被选为《哈尔滨十个敲钟人》之一
2009年1月4号被评为哈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个人》。
2009年4月29黑龙江卫视今日话栏目题报道了《民工爱心暖冰城》
他是个平凡的人,只是中国广大农民工中的普通一员,然而,他却有一颗不平凡的心,他用自己的真心和行动诠释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 哈尔滨的热情把他留下
王正旺十几岁就跟着亲友走南闯北、四处打工,广州、新疆、福建都去过。他觉得,虽然那里的工资高,但是人人不善言谈,利益心重,老板和员工之间只是金钱关系不讲感情。听说哈尔滨人豪爽,重感情。2000年4月,他带着妻子和七岁的孩子从河南农村来到举目无亲的北国冰城哈尔滨,开始了农民工打工的艰苦生活。
现在,他在哈市打工已经整八年了,在这八年里,他曾蹬过三轮车、站过大岗、卖过大馇粥、糖葫芦、掏过下水道,遇到过很多困难,是热情的哈尔滨人给了他很多帮助,如;住房、孩子上学、开店等等。是火车头办事处、南棵社区、道外区计生局给了他政策和资金上的帮助,才使他安心哈市,扎根冰城。他却没有忘记那些象他一样需要帮助、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他深深的理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艰难。他在道外区计生局的帮助下先后成立了“流动人口老乡之家”、“爱心服务小组”、“进城务工妇女之家”等农民工组织。并在“老乡之家”设立药具自取箱,为流动人口提供药具免费发放服务,同时,带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他人。他忠厚、纯朴、勤劳、坦诚、直率、热情、肯于吃苦奉献、善于学习钻研,很快学会了修手机这门手艺,在哈东站桦树街74号开了一个经营手机修理和话吧兼家政服务的小店。他做生意有一个原则,只要是农民工和贫困户找到他,劳务费分文不收。小店很忙,也成为王正旺热心助人的“基地”。遇到有困难的农民工来找他,他主动热心帮助,没钱住旅店,他就留在自家食宿;没找到工作,他也免费帮助介绍工作。无论谁有什么困难,都要向他求助。连夫妻吵架都来找他帮忙调解。几年来,他做的好事数也数不清,多次受到道外区政府和办事处领导的表扬。一提起王正旺的名字,从哈东站附近的南棵社区、北棵社区、水利社区、建桦社区到东铁社区,火车头办事处的5个社区,老百姓都能细致的说出这个河南打工仔,他所做过的无数件感人泪下的好人好事。
二、 “爱心”儿子比亲儿子还亲
“党和政府帮助了我,社会上的好心人让我成长。”他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人生,将爱心播撒人间。南棵小区二号楼五单元302住着一位68岁的孤寡老人高淑兰,丈夫12年前去世,无儿无女的老人患有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行动不变、下楼十分困难。生活仅靠社会低保金和拣废品维持,屋里什么都没有,老人连灯都不舍得点,煤气也不舍得用,整天一人在家,孤苦伶仃。2003年初,王正旺得知老人的情况,心里很难受,主动进行帮扶。他再三恳求老人不要再拣破烂了,今后的生活由他来照顾。他经常抽空去看望老人,陪老人说说话,经常给老人送去米、面、肉、水果、蔬菜等。每逢过年都要跟妻子拎着鸡、鱼去看望,使大娘非常的感激。无论老人家的大事小事他都包了下来,如,钉窗户、修电视、修门、帮助老人换煤气,带老人上医院看病等……感动得大娘热泪盈眶,不是亲人胜过亲人。高大娘非要认王正旺做儿子,高大娘还说,要把现在居住的30多平方米的房子过户给王正旺,却被王正旺婉言谢绝了,他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2005年9月24日下午,邻居刘淑兰下班途中,被一辆农用四轮车从胸部轧过去,肇事车辆逃逸,路人将刘淑兰用港田车拉到王正旺的小店门口求王正旺帮忙,此时,伤者已奄奄一息。王正旺二话没说,立即把商店关了,就把刘淑兰送到就近省医院紧急抢救。刘淑兰丈夫早已去世,儿子在北京打工,身边没有亲人。救人要紧,王正旺拿出身上仅有的1000元钱,又动员邻居捐款,总算凑齐2000元钱,给刘淑兰办理了入院押金。经过几个小时的紧急抢救,刘淑兰的命终于保住了。王正旺又关闭了小店,每天和妻子轮流看护她。那几天天热,他们怕刘淑兰起热痱子,一天给她翻身十几次,喂饭、洗尿布、擦身。他们的精心照顾使刘淑兰的伤病很快痊愈。刘的家人都非常感动,儿子海涛从北京回来,被王正旺的热心深深地打动了,说王叔叔救了我妈妈的一条命。刘淑兰家里很困难,住院的9000多元都是王正旺帮助筹集的。如今刘淑兰早已康复出院了,她逢人就说是王正旺救了我的命。刘淑兰住的 平房动迁了,她在南棵绿阴小区(35#楼2单元704室)买了新居。新房下来,又是王正旺帮忙选号、进户,备料、装修,跑前跑后,一直忙到入住。那时自己女儿得了中耳炎,他顾不上带孩子去医院。
三、 把爱的温暖洒向人间
王正旺常说:“我能有今天,多亏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帮助,今后,我的任务就是努力工作,回报社会。”北棵二道街36号二单元303有个植物人名叫郭贵成,家境非常困难,是王正旺帮助的对象。王正旺经常到他家里问寒问暖,帮助做家务,如办理残疾证、身份证都是王正旺背着170多斤重的郭贵成楼上楼下的跑,累的满头大汗。连检查的费用都是王正旺拿的。感动得郭贵成和妻子热泪盈眶,王正旺却实实在在地说,没有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有一个盲人,名叫张国如,现住绿荫小区27号楼4单元304。他和女儿相依为命,每月只靠政府补助200元低保金维持生活,非常困难。当他家住的小区搬迁时,他们没有搬走,而且那时正是冬天,小区已经断了水和电。在他们生活最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王正旺和妻子不怕累、不怕冷,每隔两天从自家接水送到他家里,这样坚持了整整一年多。经过王正旺多方面的努力,为他们找到合适的住处。直到现在他还仍然照顾着这个特殊的家庭。
四、一张单人床住过几十个受到帮助的人
王正旺说:“社区就是我的家,社区的领导就是我的亲人。我们应将爱心传递下去,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2006年有位24岁即将生产的孕妇小云来到他的话吧,哭着给吉林的家人打电话,在小云的哭诉中王正旺得知,他与一名男子同居并怀孕,男朋友被人打成植物人,她的钱都花光了,无处可去。王正旺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将小云留在家中休养。妻子买来鸡、肉、蛋等进补食品,每天换着样为小云补身子,又花钱给她买了车票,帮忙把她送上火车,使她平安地回到老家待产。半个月后,小云兴奋地打来电话报喜,她生了一对健康的双胞胎,对王正旺夫妇的照顾千恩万谢。
2003年秋的一天傍晚,当时正在拉三轮的王正旺看见一个18岁的小女孩坐在路边哭,于是主动上前问她原因。原来是和父母吵架后,她一个人从外县跑到哈市。天快黑了,她又饿又冷,王正旺见状问明原因,把小女孩带到自己家。让妻子给她拿出一套干净的衣服给她换上,还特意做了一桌可口的饭菜。第二天一早,王正旺打了十多个电话后,终于找到小女孩的父母。他们从老家赶到哈市,见到王正旺,拉着王正旺的手,眼里流出感激的泪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四、 敬老之心人人夸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句话在王正旺的身上有了充分的体现。在北棵头道街20号,有一个由三个老人组成的特殊家庭,姐弟三人相依为命。弟弟已经瘫痪多年,一直是靠姐妹来照顾,家里非常贫寒,也没钱住院一直在家里挺着。他们年龄相近,古稀之年。三位老人也是王正旺义务照顾的对象,更是他们最贴心的亲人和朋友。他常和妻子看望他们,他们把王正旺的电话号码贴在墙上,一有困难,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会叫王正旺过去。有一天这家的弟弟病得特严重,两姐妹急忙给他打电话,他和妻子叫了救护车把他送到医院,一直守候在床前护理,直到老人病故。
家住桦树小区5号楼3单元202室的杨殿林夫妻无儿无女,生活很寂寞。大娘身体不好,大爷身体还可以,家里无论大事小事都打电话找王正旺帮助。有一次大娘病了,外面下着大雨,接到电话后,王正旺什么也不顾,租了个三轮车就把大娘送到医院,在医院里,他跑前跑后,忙个不停不知情的人都以为王正旺是大娘的儿子,后来得知王正旺不是大娘的亲儿子时,他们都非常的敬佩他,医生们也都开始无条件地关心和照顾大娘。
南棵社区铁路工务段楼有位赵大娘已70多岁。有一天晚上,王正旺和爱人去看望她,大娘说感到头晕,非常难受,王正旺要赵大娘上医院,赵大娘怕麻烦,不去,说在家吃药就行。回到家后,王正旺一直放心不下,因为大娘的儿子、女儿不在身边,晚间自己一个人,没人照顾。王正旺几次打电话,老人都不肯去。后来,王正旺就直接去了赵大娘家,执意将大娘送到了医院,经过检查治疗,大娘的病好多了,后来医生说如果再晚来一会儿,那就有生命危险了。王正旺和爱人在医院忙前忙后,医生们对大娘说,你有这么一个孝顺的儿子,真是您的福气呀!大娘说:“他不是我的儿子,但比我的亲儿子还亲。”说完大娘流出感激的泪水。医生们听了,都对眼前的外地小伙子王正旺有了无比的尊重和敬佩。
最令王正旺牵挂的还有一位代大娘,她有一个残疾的儿子。2005年的9月7日的晚上九点多钟,大娘病了,他儿子用车把母亲推到王正旺家门口。看到这情景,王正旺二话没说,立即带着家里仅有的500多元钱和妻子一道把大娘送到医院。住院需要几千元的押金,但是他带的钱不够,王正旺找到医院领导说明情况,恳请医院领导给大娘看病。医院领导十分惊讶这个外地小伙子的行为,很感动,答应可以给代大娘进行全身检查,检查结果是,代大娘的病情已恶化,无法治疗。不多久,代大娘就去世了。他和爱人在外面守护大娘的尸体整整三个多小时,等待大娘的残疾儿子找其他亲属,并安排完事情后才回家,这时已经是下半夜了。晚秋的哈市,夜晚非常寒凉,夫妻二人都冻感冒了。但他们没有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又带病帮助代大娘的儿子小代把大娘的后事办完,并继续照顾大娘在世放心不下的残疾儿子小代。还有一位绝症患者名叫包俊艳,下肢瘫痪,也没有劳保,一直靠低保生活,非常艰苦。她也是王正旺义务照顾的对象。她以前居住在她妈妈家里,一切都由妈妈来照顾,后来妈妈得了心脏病,没有人来照顾她。她又请不起保姆,正在没有办法的时候,王正旺又一次的伸出了援助之手,主动把她接到了他开的老年公寓里面。而且分文不收。完全义务的来照顾她。还要给她熬中药,一个瘫痪的病人是很难照顾的,每天都要抱很多遍,特别是大小便,很辛苦的。可王正旺和他爱人一直默默的、没有怨言来做一般人不敢做的事情。王正旺义务照顾的7位人中.他每年的春节都送鸡送鱼的在07年的春节.王正旺为了能让7位孤寡老人和残疾人过个好春节.在他最困难的时候.还是给每家每户买了鸡和鱼.而到最后他自己却没有.这一点令我挺敬佩.
在王正旺的手机店里.有几句很明显的话.那就是<<流动人口.老乡之家.避孕药具.免费发放>>这几句话看似简单.其实很多人都不了解的.在这几年里他不知道付了多少辛苦.三年之久.不管白天晚上.只要来求药具的他不但免费发放给他们.还主动的向他们讲解计划生育政策.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受益者。
王正旺有一个女儿.已经上初三了.对王正旺来说是一个很头疼的事.他的女儿连一个固定住的地方和学习的地方都没有.常和老人住一个房间.实在没地方.就住吊铺.这样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志使孩子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想上补习班的费用都没有
以上只是列举了王正旺所做的感人的事迹中的几件事。还有许多,说也说不完……他的事迹多次被很多媒体报道过,有许多他做的感人的事迹连他自己都记不得了。在哈市打工的几年中,他一直默默无闻的帮助社会上弱势群体和需要帮助的人。他正用自己的一双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为建设和谐社会奉献着青春和激情。王正旺并不富裕,他不是百万富翁、不是企业家,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进城务工农民工,甚至没有自己的住房,没有固定收入,没有创业资金,但他却以一颗热诚的情感,无私的爱心来回报党和人民、回报社会大家庭对他的养育之恩。在这块黑土地上播下自己一番真情,感动着身边所有的人。王正旺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五、 他的爱心方向
其实,王正旺的小手机店的生意足以维持一家三口正常的生活。但是当他看到有那么多老人对老年公寓不肯接受的现实很着急,还有一些老年公寓唯利是图,欺骗老人钱财,虐待老人的做法很气愤。因此他想,他要开办一家让老人们感到比自家养老还舒心的老年公寓。现在王正旺已贷款数万元,在道外区和南岗区交界的信恒现代城小区内办了一家叫“迦南安养院”的老年公寓。他创办“迦南安养院”的目的,就是希望在自己的辛勤努力下,尽可能的把社会上那些需要关怀的老人,都聚在一起,使他们能够安度晚年;也使他们的子女能够集中精力工作,为社会多作贡献。他现在的收费标准是收支平衡就可以,贷款由小手机店慢慢还,决不克扣老人的生活费。为了节省开支和尽快还上贷款,他白天到小手机店经营生意,晚上到老年公寓去照顾老人。所以他每天都要往返于小店和老年公寓之间,很是辛苦。但是他有一个信条,那就是“有目标,就有动力”。他将来的计划是无偿抚养更多那些生活有困难孤寡的老人,减轻国家的负担、分担社会的责任、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大家庭的和谐。现在他的老年公寓中已有24位老人,他和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着老人们。在这短短两年多时间里,老人的家属已经给王正旺送来了十五面旌旗。而且还无偿的给王正旺做宣传。王正旺也常说;任何新入住的老人、都可以试住三天,在这试住的三天里,要是不满意他分文不收。其实王正旺这样做我觉得真的很人性化,任何东西,只有试试才知道好不好。在王正旺的公寓里面,老人们都说,在这儿住比在家里还要温馨和幸福。
在王正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善良的力量,看到了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如果需要向人们发出倡议的话,王正旺就是人们最好的学习榜样。真的希望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能出现更多的王正旺。
【服务项目】
一、范围: 吃、住、医、洗、娱。其中医疗费自理。
二、服务护理内容:
(一)服务对象:能自理者
护理内容:
1、督促老人自理日常生活、讲好个人卫生、衣着整洁。
2、帮助老人整理好室内卫生、床上被褥及室内物品摆放整齐。
3、服务三餐饮食、负责供应开水和换洗衣服、被褥。
4、指导老人参加文体、娱乐活动和进行康复健身锻炼。
5、全面体检每年两次(体检费自理)。
(二)服务对象:介助老人(增加介助费)
护理内容:
1、送水、送饭、送药到床前,协助吃饭。
2、负责整理老人室内卫生、扶助老人搞好个人卫生。
3、负责换洗衣服、被褥。
4、协助老人洗澡、洗头、洗脚、剪指甲。
4、协助老人大便和行走、康复锻炼、聊天谈心。
5、全面体检每年两次(体检费自理)。
(三)服务对象:全瘫,不能自理、介护老人(增加介护费)
护理内容:
在介助的基础上增加夜间巡回监护、喂水、喂饭、喂药、排大小便、翻身等。
(全面查体根据个人要求,查体费自理)。
(四)服务对象:需要专人特级护理(在介护基础上增加特级护理费)
一般指护理对象或亲属要求派专人护理,在公寓能够抽出专人护理的前提下,护理费双方协商。
(五)呼叫服务:
24小时值班服务。紧急呼叫时工作人员随叫随到。
(六)健身服务:
设有健身房、室外运动场,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的进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