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河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地理行政护河村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护河镇, 位于护河镇中心地带,由原感义村和杨湾村合并而来,北依姑溪河,东与护河镇兴禾村接壤,南与护河镇青山村毗邻,西与护河镇园艺村相连,护河工业园区坐落在该村中心位置。

护河村卫生室

人口面积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620亩,水面面积1131亩,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1]显示,该村辖区内设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27人。

组织建设该村村级集体年收入20多万元。护河村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分别是感义党支部和杨湾总支部,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1]显示,该村共有党员78人,预备党员3名,考察对象2名。

2005年村级规模调整期间,镇党委、政府根据全镇实际情况,将毗邻护河集镇的两个行政村原感义村和杨湾村合并形成护河村。

特色经济护河镇工业集中区主要位于护河村境内。 工业园区整体地势平坦,水利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自2004年初镇党委、政府规划并初步建设以来,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完成了0.3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09年年6月底,共有25家企业入区,投入到位资金12000多万元。

护河镇工业集中区将以发展现代工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并兼顾为工业配套服务的产业。同时,按照“功能区划明显”的发展思路,在集中区内规划建设机械制造、金属加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及绿色食品加工等五类特色小区。[3]

新农村建设为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该村实际,经村两委会研究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该村制定2006年—2010年的五年规划。

一、产业布局2006年推广大棚蔬菜及甜瓜种植200多亩,成立蔬菜协会,把蔬菜生产规模做大做强。不断改变传统的蔬菜生产模式,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以后每年递增20%,三年后达到400亩,力争达到450亩。大力推广超级水稻栽培和油菜超稀植,粮油优质率达98%。

发展水产生态养殖:有水产生态养殖495亩,用3年时间实现水产生态养殖率95%,提高生态养殖效益,使水质得到根本转变。二、经济发展积极转移农民,实施“阳光工程”,每年经培训向外输送1500人次,把劳务收入作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使全村人均收入年增长幅度达9—15%。积极招商引资,利用镇工业集中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引进企业,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盘活土地、水面等集体资产,创新发展新模式,积极探索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规避风险和农民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强村镇建设和农民增收的基础实力。三、建设重点(一)村庄布点

将39个自然村合并为12个新村庄

1、朱家村、杨庄合并为秦家甸;

2、百友、小村合并为胡夏;

3、杨庄、尹村、韦家庄、梁山社、东边、中村合并为杨庄;

4、邰村、祝村、新建、鲍村合并为邰村;

5、三家村、永和、永义、南埂、金家庄、陶家垛、祝家垛、新庄、新埂、万家庄、护东、护西合并为集镇居民新区。

(二)老村庄整治

1、“三清”:清垃圾、清路障、清沟渠。

2、“三到户”:道路硬化到户、自来水、有线电视入户。

3、“五治”:大力整治建筑乱搭、柴草乱垛、庭院乱挂、畜禽乱跑、污水乱流五乱现象。

4、“六建”:建卫生公厕、公共活动场所、文化室、宣传橱窗、医疗卫生室、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点。

5、“五有”:有发展规划、宣传牌、规划效果图、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章程、民主管理制度。

6、“二化一新”:道路、村庄绿化,主干道适度亮化,墙体统一颜色刷新。

(三)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移风易俗,推进殡葬改革,破除迷信,创建五好家庭活动。加强基层群众性文件阵地建设,开展传统文化娱乐项目和集体文化娱乐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搞好村民自治,积极主动化解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养老保险的参保率。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建设新农村和整治老村的同时,注重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到位,使农民用上自来水、有线电视、通讯网络、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提高书报、音像待文化科技资料入户率,结合村部建设设置卫生所、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室外公共活动场所等公益设施,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促进农资供应和农产品流通。

(五)管理民主: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和各类责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