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书 名: 民事证据法学的认识论与价值论基础
作者:廖永安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
ISBN: 9787500478324
开本: 16开
定价: 26.00元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廖永安,男,汉族,1972年生,湖南安化人,法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诉讼法学位点负责人,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诉讼法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省级重点学科——诉讼法学科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课程“诉讼证据法学”主持人,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2004年首批入选湖南省121人才工程,2005年被确定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入选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百人工程”人才培养对象。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先后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司法部科研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多项。代表性著作有《民事审判权作用范围研究》、《民事诉讼理论探索与程序整合》、《诉讼费用研究》等,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等报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图书目录第一章导言
第二章民事证据法学的认识论基础
第一节认识论应成为诉讼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认识论的基本问题
二、诉讼证据制度应以认识论作为理论基础
第二节 不同诉讼证据制度认识论基础的历史演变
一、神示证据制度的认识论基础
二、法定证据制度的认识论基础
三、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认识论基础
四、内心确信证据制度的认识论基础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应成为我国诉讼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科学的认识论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诉讼证据制度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民事证据法学的价值论基础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应成为民事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
一、价值论的基本问题
二、司法证明应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作为其理论基础
第二节 民事证据法目的的多元化与价值选择的多样性
一、目的与价值
二、民事证据法目的中的价值追求
第三节 司法证明活动中的价值权衡与选择
一、司法证明活动的基本价值目标
二、价值选择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认识论与价值论的圆融: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科学构建
第一节认识论与价值论的关系
一、真理、实践、价值的内涵
二、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三、实践之于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 民事证据法学中几对法哲学范畴的科学解读
一、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
二、当事人举证与法官查证
三、法定证据与自由心证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科学构建
一、主要的证据规则
二、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三、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制度
四、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
五、质证与认证制度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