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汉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黄汉侯(1902—1976),字良伟,扬州人,生于盐业之家,其父黄敬之,爱好书画金石,与书画家陈锡蕃、儒医耿耀庭素有交往。黄汉候爱好书画,尤喜牙刻,17岁拜耿耀庭为师,学习刻字。他先用毛笔临写各家字贴,后用铁笔临摹各家法书,历经寒署,习艺不辍,技艺日精。而立之年,黄汉候专攻晋唐以来各家法书,能得其神髓,开创了扬州牙刻缩临技术。在方寸牙板上刻4000余字,放大观之,韵味不输真迹。1932年,黄汉候在上海举办展览,受到广泛赞誉。抗战期间,他不愿作品为日本人所获,停止了对外刻艺,直至解放。解放后,黄汉候被安排到扬州博物馆,并任扬州市文管会委员,省书法印章协会委员,工作之余,仍以微刻艺术抒怀遣兴,作品益臻完美。黄汉候的微刻作品被郭沫若誉为“银钩铁划,玉振金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