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闹埠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村庄由来相传建村于明朝,因村北岗埠众多,村南文山、武山、蜈蚣山名目繁闹,立村后取名闹埠,后发展成大小二村,路北为小闹埠,路南为大闹埠村。

政区人口小闹埠村位于胶州的最南部,现属胶州市九龙镇,位于镇驻地南2.5公里处,胶(州)朱(陈沟)北侧,东与大闹埠村为邻,西、南与胶州市洋河镇交界,西北与兰东村、人荣村接壤。全村面积约400亩,其中耕地面积245亩。2005年底,全村共有73户,216人。

经济状况小闹埠村,地处半陵半洼,历来以农业为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建国前,人们过着饥寒交迫的艰难生活,建国后,村民生活逐渐好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村经济突飞猛进,生产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飞速提高。2004年,全村有农用汽车14部,小型拖拉机2台,收割机2台,玉米、小麦播种机共10部,脱粒机3部,有手扶拖拉机及浇灌机的户占全村户数的95%以上。从耕种、灌溉、收割到运输脱粒,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运输、经商、农副产品生产等经济来源不断扩大。

社会事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村庄的文明建设,高挡电器及消费品已落入了不少农户。全村老少在各大保险公司参保率达60%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5%。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小闹埠村有良好的文化基础。1960年,由青、中年群众自发的组织了一个京剧戏班,演员10余人,道具齐全,每到傍晚,他们时常活跃在本村和邻村的舞台上,演出革命现代京剧等剧目。[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