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六炉店村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常庄镇,是当地闻名的养兔专业村,村民有饲养长毛兔的传统习惯,多数农民已基本掌握了长毛兔饲养技术。
随着农民商品意识的提高,养兔的热情不断高涨。村里因势利导,努力在搞好服务、扩大规模、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提高效益上下功夫。一是更新品种,提高良种的覆盖率。前几年,该村的兔群结构主要是以西德长毛兔为主,年产毛量较低。对此,该村在引进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上突破。先后从上海引进了“唐行”种兔1000只,接着又从浙江宁波引进著名高产优质“巨型明星”种兔2000只,这两种兔每只年均产毛可达2公斤,比西德兔收入增加两倍以上。几年来,全村共引进良种兔4万多只,良种覆盖率达96%,特别是人工拔毛,每公斤价格稳定在200元以上,每只兔年纯盈利由80元提高到150元。二是在饲料上全部采用颗粒饲料为主,青粗饲料为铺,在喂养方式上,采取定时、定量、定人喂养;对一些关键的饲养技术,村里采取多种形式,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来村讲课传授技术,同时,播放专题科教片。三是村同镇兽医站联合设立了兽医门诊部,与专业户签订疫病防治承包合同,达到了常见病不出家,大病不出村,形成了一个从疫病防治到药物供应的服务网络。
经济发展该村每只长毛兔每年剪毛4次,每次剪4两,每斤兔毛按80元计算,一只长毛兔年收入就达120元,每人平均养殖50只,人均纯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况且拔毛价格翻番,与办工厂、企业相比,时间短、风险小、效益高。该村养兔专业户曹士新一家4口人,养兔410只,仅卖兔毛年收入就达3万元。农户王广富在空闲地建了一座养殖场,共养兔500只,由于他懂技术,会管理,产毛多,质量好,又出售种兔,年纯收入10万元。像他们这样的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0%。
谁家兔子养得多,谁家庄稼就长得好。六炉店村的村民认为,每20只兔子排泄的兔粪与一头猪相当,不仅培肥了地力,还节省了买化肥的开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全村一年节省化肥10万多公斤,节约资金8万多元,与不养兔的农户相比,养兔户每亩增产粮食150公斤。
交易夜市为了推动村民养兔,常庄镇建起占地10亩的兔毛交易夜市,每天交易者多达2000多人。这里工商、税务、治安、银行等服务配套设施齐全。被《山东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过报道,国内上海、广东、福建等18个省市,尤其是新加坡、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家的客商蜂拥而至,使这个弹丸之地变得热闹非凡,年成交额高达1亿元,村创收400余万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