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鹰号”航母是美海军小鹰级航母的首舰,是在福莱斯特级常规动力航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最早于1961年进入现役。“小鹰”级航母在总体设计上沿袭了福莱斯特航母的设计特点,其舰型特点、尺寸、排水量、动力装置等都与福莱斯特级基本相同,但小鹰级航母在上层建筑、防空武器、电子设备、舰载机配备等方面均做了较大改进。
“小鹰号”航母由纽约造船厂建造,1961年时的总造价为4亿美元,舰长1069英尺(323.8米),舰宽252英尺(76.8米),甲板总面积4.1英亩,约有3个足球场那么大,能搭载70余架各型舰载飞机;飞行甲板的弹射跑道长度为263英尺,降落跑道为120英尺;航母吃水深度36英尺,标准排水量60100吨,满载排水量86000吨。
“小鹰号”航母从底层到舰桥顶部共有11层,约有18层楼高,总计有2400余个仓室。其中从底部起1-4层为燃料仓、淡水仓、武器弹药仓和轮机仓,5-6层为舰员居住仓、食品库、餐厅和行政办公室,7-8层为舰载机维修间、维修人员的居住仓,9-10层则为机库、战斗值班室和飞行员餐厅。“小鹰航”母甲板上的岛式建筑也有8层之多,分别是消防、医务、通信、雷达等部门和航母战斗群的司令部。
“小鹰号”航母由四台蒸气轮发动机驱动,总计28万马力,最高航速可达32节,在航速30节时续航力为4000海里,在航速20节时续航力可达12000海里;舰上的电力系统可提供14000千瓦的电力,燃油储量为7800吨,航空汽油储量为5800吨。
由于“小鹰号”航母上载舰员人数众多,其各种生活配套设施也十分完备,共设有1座海上医院,65张住院病床,6个手术室;4个百货商店,1个邮局,2个理发室,1个洗衣房等。“小鹰号”航母上还装有2400部电话和互联网终端,可以收看6个频道的有线电视节目。
开始建造日期:1956年2月27日
下水日期:1960年5月21日
开始服役日期:1961年4月29日
载员:舰员2930名,其中军官155名;航空人员2480名,其中军官320名
排水量:标准61170吨,满载81700吨,主机采用4台蒸汽轮机,209000KW,4轴推进,航速32节。续航力4000海里/30节,12000海里/20节;
船体:长318.5米,宽39.5米
飞行甲板:长326米,宽76.8米
吃水深度:10.8米
武器装备:
3座8联装“海麻雀”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3座“密集阵”近战武器系统,4座SRBOC电子对抗诱饵发射装置,1台SLQ-36“女水妖”拖曳式诱饵
舰载飞机:80架
F-14D战斗机20架,F/A-18战斗机36架(现已全部换装为F/A-18E/F),E-2C预警机和EA-6B电子干扰机各4架,6架S-3B反潜机,6架直升机,2架ES-3A电子侦察机。SPS-49对空搜索雷达,SPS-10F水面搜索雷达,SPS-64导航雷达,Mk-95火力控制系统
动力装置:8台锅炉,4台蒸汽轮机
推进功率:20.9万千瓦
最大航速:30节
2009年5月12日,在服役48年之后,美国海军“小鹰”号航母在位于布里梅顿的普吉特·桑德海军船厂退役,为美国海军的常规动力航母时代画上了一个句号。
“小鹰”一生
1961年4月29日,服役,时年的总造价为4亿美元。
1962年12月,途经香港访问。
1965年11月26日,加入越战。
1976年3月,进行了为时1年、耗资1亿美元的改装。
1979年,前往北阿拉伯海支援伊朗人质危机。
1980年,在一部科幻电影中“替身”出演“尼米兹”级航母。
1982年,返回布里梅顿进行了一年多的现代化改装和大修。
1992年,赴波斯湾打击伊拉克目标。
1997年,开始了为期15个月的大修,耗资1.1亿美元。
1998年8月11日,抵达日本横须贺并将母港移至此地,接替“独立”号航母,成为美国海军唯一一艘常年部署在海外战区的航母,担负前沿威慑和应急作战任务。
1999年3月2日,“小鹰”号参加了关岛军事演习,之后奉命前往波斯湾执行伊拉克南部“禁飞区”的空中巡逻任务。
1999年8月25日,重回横须贺,休整3个月后再次前往参加美韩军演。
2000年2月,距离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不到一个月,“小鹰”号驶向台海区域。
2001年10月,“9·11”事件后,前往北阿拉伯海,率先加入“持久自由行动”,成为美军特种部队的海上基地,为航母应用增加了新的定义。
2003年2月,前往海湾地区参加伊拉克战争。
2004年,陈水扁就职期间,“小鹰”号保持24小时内可以驰援台湾的战略威慑。
2007年11月23日,在访问香港被拒后,经由台湾海峡返回横须贺。
2008年3月20日,监视中国附近海域,之后最后一次造访香港。
2008年5月28日,被“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接替,离开横须贺,之后造访了关岛和夏威夷,并参加了第21届环太平洋演习。
2008年9月2日,抵达布里梅顿,开始为最终退役做准备。
2009年5月12日,退役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