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不救近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 目远水不救近火

发 音yuǎn shuǐ bù jiù jìn huǒ

释 义远处的水救不了近处的火。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

出 处《韩非子·说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示 例为今之计,到临安取救是~。(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

典 故战国初期,鲁国与强大的齐国、晋国、楚国相邻,鲁国的国君鲁穆公担心齐国侵略鲁国,

便相结交晋国、楚国两个强国,希望以后鲁国遭到齐国侵略的时候,能够得到晋楚两国的援助。

为了达到睦邻友好的目的,鲁穆公派公子们到晋楚两国去做官。

一大臣认为这种做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就对鲁穆公说:“越国是水乡之国,人们都善于游泳。

可是,如果我们这里有人掉进水里,去请越国的人来抢救,那么不等人家赶来,

溺水的人早就淹死了。又比如,如果着了火,到千里之外去取海水救,海水虽然很多,

但是大火也一定扑不灭。这道理很简单:远水不救近火。同样的道理,晋国与楚国虽很强大,

但是毕竟距离鲁国较远,而齐过距离鲁国较近。一旦齐国侵略鲁国,

这种祸患靠晋楚两国恐怕就不了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