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镇位于安岳县城至李家镇的中间,地方优越,主要是以农业为主,《耕田,养猪,养鸭,养鸡,养淡水鱼,种玉米,小麦,红薯》等
【地理位置、面积、人口 】兴隆镇位于安岳县南部 29 公里处,是四川安岳到重庆公路交通要冲,原区公所驻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五乡两镇人民的经济贸易交流的集散地,幅员面积 57. 93 平方公里,辖 19 个行政村、 1 个社区, 201 个村民小组、8 个居民小组,总户数 9978 户,总人口 34595 人,其中农业人口30653 人,场镇常住人口15000 人。
【经济发展状况】兴隆镇 2007 年实现园内生产总值 1. 69 亿无,比上年增长 8. 1%;工业产值 0. 19 亿元,工业增加值 0. 146亿元; 农业总产值 1. 26 亿元;财政国家补助性收入 588. 7 万元,农 民人均纯收入 3651 元,人均增加 516 无,比上年人均增长 7. 9%。
【主导产业及优势产品】兴隆镇是以农业生产、劳务输出、畜牧业等为主的乡镇,2007 年继续深化农业五大基地建设,在农业增收中进一步凸现巨大的经济效益。万亩优质油菜基地、万亩蔬菜基地、万头生猪基地、万人劳务输出基地、万袋绿缘食用菌生产基地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07年兴隆镇生猪出栏 5.45 万头,山头出栏 0.83 万只牛出栏 0.1 万头。全镇种植优质小麦 6600 亩、优质水稻 15000亩、优质红苕 5500 亩、优质玉米.7540亩、优良品种应用率达95%以上。
2006年全镇劳务输出10659人,经济收入8000万元,带动了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兴隆镇工业企业主要是粮油加工、生猪屠宰加工、橡胶轮胎制品、页岩砖加工、烟花爆竹加工、三新电子加工、食用菌生产加工等企业。普州橡胶轮胎制品厂、烟花爆竹加工生产厂、生猪屠宰加工场、页岩加工砖等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4户。
【基础设施建设】安(岳)大(足)公路穿场镇而过,兴(隆)天(林)公路、兴(隆)协(和)公路、兴(隆)鱼(龙)公路、兴(隆)共(和)公路、兴(隆)清(流)公路四通八达,交通、通讯、电力基础设施同步发展,全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总里程达223公里,无线通讯网络覆盖率100%,程控电话39601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全国开通。综合农贸市场3个,运输客运站1个,自来水厂1座,镇内有水库4座。
【自然资源】兴隆镇地处浅丘,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春雨少,全年无霜期320天,每年平均气温17.2℃,年总降雨量850—1140.5毫米,镇域处在沱涪两江分水岭上,有相当丰富的林木资源,土地肥沃,农产品出产品种多。
【社会事业】兴隆场镇内有市级高完中1所,教职工180人,48个教学班,学生3746人,2007年高考本科硬上线526人。镇初中2所,37个教学班,学生1736人,教职工92人。中心2所,100个教学班,学生3669人,教职工133人。公办幼儿园2所,私立民办幼儿园13所,共有幼儿学生956人,幼儿教师33人.小学入学率为100%,毕业率为100%,初中入学率100%,毕业率100%,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任务。
全镇有网络光纤电视转播站1个,网络覆盖1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覆盖率95%,闭路电视5000户,入户率达50.6%,并建有1个乐器队,1个腰鼓队,老龄协会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全镇有中心卫生院1所,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有医务工作人员91人,有雄厚的医务力量和先进设备,年均门诊90000人次,年均住院2500人次;地名医院1所,村级医疗站27个。养老院2所,有老人37人。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2007年按时足额发放优质金42万元,救灾救济款2万元,“五保”供养金15万元,落实“安身”工程2户,并对102户150名城镇居民发放低保金16万元,做到应保尽保。同时探索建立失地失业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纳入了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结无技术的失地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帮助解决就业。
【兴隆名人】泱泱大成山,悠悠清流水。二千五百多年来,养育了一大批世代勤劳勇敢、朴实憨厚的大成山人,拥有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墨客雅士,名臣将领:(宋)翰林院杜国光(清流)、谭某(鱼龙)两位进士翰林,(明)鱼龙山学院著名诗人王缙绅(鱼龙),(清)筹建紫阳寺工艺师唐一榜(兴隆),民国时期川大航空系主任康代光(兴隆)、上校团长李元明(兴隆)、西南青年军少将司令唐蓉川(协和),近现代中央农业部计划司司长黄兴超(兴隆)、重庆大学校长吴宗福(天林)、内蒙古独立师长刘剑秋(又名元弟)(天林)、云南法律专家唐梦诗(清流)、四川省对外经济合作贸易厅厅长谢开华(天林)和资阳市人大副主任王登高(清流)、安岳县长罗志光(兴隆)、副县长杨荣(天林)等等
兴隆重点学校《兴隆中学
《兴隆中学》介绍如下:
安岳县兴隆中学始建于1958年,其前身为安岳县第8初级中学。 1965年经安岳县政府批准为“戴帽”高中,成为全县第—所农村中学开 办高中的学校。1982年经省批准为高完中,更名为四川省安岳县兴隆中学。1996年被纳入全县“九五”规划重点建设的三校之一。
近十年来于强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始终走在全县教育前列。 兴隆中学的崛起是安岳教育的一件大事,也是安岳教育的一个奇迹。历届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坚持 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实、全、新”为办学思想,牢记“严谨、勤 奋、团结、进取”的校训,继承并发扬“负重自强,艰苦创业”的优良 传统,“以改革求生存,向管理要质量”,不断破旧图新,推动学校发 展。四十年多来,学校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各条战线输送了大批英才,真正是“桃李满天下”,不少学生已成为国家的栋梁,为振兴中华作出了巨人的贡献。他们之中的杰出代表有北京大学教授唐仁辅,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攀枝花市分行行长陈树伦,有四川省对外经济贸易厅厅长谢开华,有云南省德宏军分区政委刘广全。
另外还有唐吕炯、王国文等数十 位高级工程师,研究生,以及正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国防科大就读的邓强、付创新……在兴中历史上,这样的人才不胜枚举。 进入九十年代后,兴隆中学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作为全县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排头兵,兴隆中学率先在全县拉开了“内改”的 帷幕。经过91前的孕育启蒙,91—94年的起步,95—97年的发展, 98—2000年的深化,2001—2002年滚动发展,2003—2004年的追赶 前进,现在已进入跨跃式追赶阶段,这15年是兴隆中学发展腾飞的15 年。 1992年,学校旗帜鲜明地提出“创重”的口号,紧接着义制定了 《1998—2000年创重规划》,学校成立了“创重”领导小组,同时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创重活动,并于2000午11月顺利通过资阳市重点中学验收,成为安岳县唯一所农村重点中学。
在创重成功之后,学校党政一班人高瞻远瞩,又规划了创市示范学校和省示范学校的目标,全方位开展 争创活动,对照标准找差距,真抓实干求落实。学校全体教职工上下一心,精诚团结,以冲天的干劲和扎实的工作向市示范学校、省示范学校的宏伟目标发起了最后冲刺,于2003年11月19日顺利通过资阳市示范学校的复查验收。
1993 年、1997年、1998年,2004年学校四度受到县政府的通令嘉奖:1995 年学校荣获“内江市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称号;1998年,顺利通过于 安岳县“最佳文明单位”、“最佳卫生单位”、“安岳县示范学校”的验 收,1999—2004年学校又先后获得“资阳市最佳文明单位”、“资阳市 最佳卫生先进单位”、“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资阳市普通中小学办学 水千综合督导评估优秀级学校”、“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资阳市贯彻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资阳市无吸烟单位”、“资阳市无吸 烟单位”、“资阳市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安岳县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模范单位”、“安岳县绿化示范学校”、“安岳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安 岳县先进基层团组织”、“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等系列荣誉称号。
《八中校》介绍不相
四川省安岳县镇兴街邮编:642362 区号: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