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个人简介

人物介绍李幼生,男,1965年7月出生,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南京大学及第二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委员,全军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全军器官移植移植志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器官移植学会小肠移植分会会员。个人学历1981.09-1986.07

第二军医大学

学士

1990.09-1995.07

第二军医大学

博士

1995.09-1999.05

第二军医大学

讲师

1999.05-2005.05

第二军医大学

南京大学 副教授、硕导

2005.05-至今

第二军医大学

南京大学教授、博导、博士后联系导师

2007.11-2008.10

美国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Starzl器官移植研究所(Thomas E. Starzl Transplantation Institute)高级访问学者

人物生平师从我国著名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教授。自1990年着重对小肠移植进行了广泛、深入、系统地研究,是国内及亚洲首例小肠移植、肝小肠联合移植的主要完成人之一。经过近二十年临床实践,在肠移植、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肠胃外科的复杂性疾病(如肠梗阻、炎性肠病、消化道出血)和肠胃手术后疑难并发症(如器官移植肠道并发症、胃肠道手术后并发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在胃肠疾病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和器官移植病人的营养支持方面有较成熟的经验。

作为黎介寿院士 “两栖医生”培养原则的首位实践者,坚持临床与科研并重,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参加了大量的科研工作。作为负责人主持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即“973”计划)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军队卫生医药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人才课题,江苏省卫生厅重点培养人才课题等十余项。自 1990年以来以第一作者发表论著74篇,其中被SCI收录15篇。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江苏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及南京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及山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及青岛大学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应用一等奖1项。

为《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研究生学报》、《肠外与肠内营养》、《移植杂志》、《Hepatobiliary &Pancrease Disease International 》等10余种杂志的主编助理、编委或特邀审稿专家。现为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2001年入选江苏省卫生厅首批重点培养人才(“135工程”),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2004年度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4年享受军队特殊贡献岗位津贴,二次被评为南京军区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

工作经历在黎介寿院士的指导下,长期从事的肠功能障碍方面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自1990年开始小肠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先后建立了猪、大鼠小肠移植的模型,随后对小肠移植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基础研究,确立了最适合中国小肠移植的器官保存条件与保存液,建立了无心跳尸体供肠获取与保存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将雷公藤应用于小肠移植替代部分免疫抑制剂,使大动物获得了当时最长的存活时间。1994年作为主要完成人成功地实施了亚洲及中国首例临床小肠移植,此研究成果被评为当年全国 “十大医药科技新闻”, 2003年又完成了亚洲首例肝肠联合移植,2004年又开展了亲体小肠移植,是目前国内开展小肠移植最多、效果最好的单位。多次参加国际小肠移植大会并报告了中国小肠移植的进展,展示了中国小肠移植的成就,得到国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在国际上首次将谷氨酰胺应用于小肠移植病人的营养支持,同时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证实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与移植小肠排斥的关系。目前本科的小肠移植为全国最大的临床及基础小肠移植中心。为了进一步提高小肠移植的长期生存率,2007 年11月在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的资助下,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匹兹堡大学Stazl器官移植研究所学习小肠移植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一年,争取使小肠移植成为一种规模的临床常规使用的移植技术。自90年多次参加国际小肠移植会议并在大会发言,分别于2007年第十届及2009年第十一届国际小肠移植大会获得优秀论文奖,是目前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奖励,也是国际小肠移植届唯一二次获奖者。自2003年在国内首次推广“营养基因组学”并提出“营养蛋白质组学”的概念,目前正在进行营养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研究。 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29篇,论文被中文引用317篇次,被SCI引用48篇次。获军队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2006年获得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享受一类军队技术岗位津贴。2001年被遴选为江苏省重点培养人才(“135工程”),在结束时又被遴选为领军人才。为“中华医学杂志”、“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等十种杂志的编委或主编助理。作为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省部级基金课题9项。

个人其它信息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外科学组委员

全军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

全军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移植免疫分会常务委员

国际器官移植学会小肠移植分会会员

“中华医学杂志”编委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

“中华移植杂志”编委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编委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移植”编委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 international”编委

“医学研究生学报”主编助理

“肠外与肠内营养”编委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编委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编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