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文名:长耳南星
拉丁学名:Arisaema auriculatum Buchet

分类: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佛焰苞目--天南星科--天南星属 --长耳南星
主要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雌雄异株。块茎小,扁球形。鳞片2—3,膜质,第一片三角状披针形,第二片下部筒状,上部披针形。叶片鸟足状分裂。花序先叶抽出,花序柄短于叶柄。佛焰苞长9—11厘米,暗灰色,杂以浅紫色斑点,上部暗绿色具浅褐红色条纹,管部筒形,喉部缢缩,两侧具分离长耳。檐部比管部短,卵形。肉穗花序单性。附属器纤细,具略细而不明显的柄。子房卵圆形,柱头小,近无柄。花期5月。
分布:产云南西北部(维西、中甸、贡山、福贡、鹤庆、丽江),四川东部至西南部也有。海拔2300—3100米,箐沟杂木林或竹林内。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主要用途:高山观赏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