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窑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南港镇缸窑村缸窑村地处南港镇中西部,村级规模调整后由原缸窑、枣林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南港至春秋公路穿境而过,距离南港镇、安合公路3千米,交通便捷其东连公义村、南港河;南临河西村;西临春秋乡,北临马河口办事处。全村国土面积8.15公里,耕地面积2671.9亩,水田面积1971.65亩,旱地面积700.25亩,林地面积2760亩,辖33个村民组,自然村庄58个,1016户,总人口3616人。该村属江淮丘陵地区,淮河流域、集丘岗、山区为一体,山地面积大,林业资源丰富,主要栽植板栗、杉树、油茶等,种植业以一季稻为主,盛产玉米、油茶、茶叶。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结合村情,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一是加大了外出务工和土陶产业,每年务工人数达1000多人,村民外出务工工资达1200万元,制陶历史已有300多年,有200多人常年从事土陶产业。二是利用山场、空闲地扩大了经济林——板栗种植面积,全村种植1500亩,家家户户都有,年产板栗8.5万公斤,年利润50多万元;三是扩大了养殖业规模,全村养殖大户年养鸡2万只以上达4户,年养猪30头以上达6户。全村农业总产值1800万元,二、三产业总产值3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36元。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村两委更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2005年村投资10多万元对33个村民组道路进行整修达到晴雨通车。2006年投资10多万元新挖一口利民塘,解决1000多人用水难问题并在此年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试点村,有了这项殊荣之后,全村两委感到压力巨大,同时精神倍增,牢牢抓住机遇,实现缸窑村的跨越式发展;2007年整修支渠3条,其中王桥支渠投资10万元修建成标准化支渠,另外争取资金20多万元对曹山洼水库进行加固除险;2008年我村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积极争取申报省级生态示范村并筹措资金50多万元加上国家“村村通工程”补贴,此外共计投资80多万元修建一条约4公里长水泥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出行。随着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平均每户均有一部电话,还有不少家庭拥有电脑,极大地加强了村民与外界的联系,加快了向现代化前进的步伐。[1]

2、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繁阳镇缸窑村

村情概况缸窑村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繁阳镇,总面积约10.7平方公里,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2]显示,该村辖51个村民组,总人口4803人。

组织建设该村有村“两委”干部九人,总支党员111员,下设2个支部,8个党小组,农田面积3172亩,山场2000余亩。

基础设施村集体水面梅山水库等可养面积达千余亩,排涝机站8座,南新公路、芜荻公路穿境而过,“村村通”公路贯穿该村各村民组达20公里,距长江水道仅10公里之遥,往东边县城及火车站也只有6公里,交通运输十分便捷。

资源经济境内铁矿等地下资源十分丰富,铁矿开采、选矿、烧结等民营企业10余家,随着政府对农村政策的倾斜,有两家农业生态开发企业落户该村并蓬勃发展,各类种植养殖大户已达12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逐步展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初有成效。

缸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潜质巨大,社会治安和投资环境良好,群众安居乐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