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盛金章,江苏靖江人,生于1921年。
1937年曾就读于江苏省立常州中学,后因日军轰炸常州,学校被迫停课而转赴重庆上学。
194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
1946至1949年4月,在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古生物研究所任技佐。
1949年5月,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现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后即在该所工作至今。
1978年任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微体古生物学报》主编等职。
2007年1月7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86岁。
学术研究内容盛金章长期从事古生物学中的蜓类化石及石炭纪,二叠纪生物地层学研究,是一位国际知名的古生物学家和地层学家 ,在蜓类化石和二叠纪生物地层学研究中取得的突出成就,使盛金章院士成为我国在国际学术界这一研究领域的代表。五十年代初,参加辽宁太子河流域地层古生物研究,建立了我国北方石炭纪莛类化石序列,纠正了日本人在地层工作中的错误,在新中国地质学研究史上展开了有重要意义的一页。此后,他重点研究二叠纪地层及莛类化石,最先建立了我国二叠纪莛类化石序列,解决了二叠纪炭酸盐岩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为我国二叠纪地层分统,建阶奠定了重要基础。特别是对上二叠统莛类的研究,不仅填补了以往的空白,还搞清了国际上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些莛类分布规律问题,使得对莛类演化历史的认识更臻完善,为全球海相二叠纪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对勘察晚二叠纪煤藏及研究含煤地层的对比有重要实际意义,研究结果得到广泛的应用。八十年代,由他领导的中国南方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研究,在争取全球界线层型剖面选在我国的激烈竞争中,取得重大进展,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重大成就盛金章院士献身科学事业数十年,兢兢业业,艰苦努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发表专著和论文70余篇(册),在地层古生物学界有广泛影响。
《辽东太子河流域地层》195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中国的蜓类》作为《中国各门类化石》之一,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广西、贵州及四川二叠纪的莛类》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
《中、东特提斯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4至1989年当选为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二叠系分会主席。
荣获1996年度的约色夫•库希曼奖,这是第一个华人微体古生物学家和生物地层学家获得该项殊荣。
主要作品《辽东太子河流域地层》
《中国的蜓类》
《广西、贵州及四川二叠纪的莛类》
《中、东特提斯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
《中国古生物志》
《中国各系界线地层及古生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