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球帝王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红火球帝王花,又名新南威尔士帝王花,是属于山龙眼科,帝王花属的一种大型灌

红火球帝王花

木,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是新南威尔士的特有种,同时也是新南威尔士州的州花。春天开花,头花很大朵,深红色,鲜艳美丽引人注目,头花看起来像是一朵花,实际上是由数百朵花组成的头状花序。

形态整株是直立的大灌木,植株高度约3至4米高,具有一或多个主干。叶子深绿色,单叶,互生,叶形为披针形,叶缘通常为粗锯齿状,叶长13-25厘米。春季开花,花深红色,花序为大型的头状花序(头花),头花半球形,花径约7-10厘米。苞片长5-7厘米,环生于头花底部。果实为大型的蓇葖果,成熟时外表会转变成棕色,裂开露出里面的种子,种子扁平状,具有膜质的种翅。

分布与栖地红火球帝王花分布在新南威尔士的中海岸、南海岸及其邻近的地区。通常生长在降雨量高,土壤为砂质土壤的疏林下层。

分类最先描述红火球帝王花形态的是英国植物学家詹姆士·爱德华·史密斯(James Edward Smith),发表在他1793年出版的一本关于澳大利亚植物的书籍A Specimen of the Botany of New Holland(新荷兰植物标本)中,所用的腊叶标本是由英国军医及植物采集者约翰·怀特(John White)所提供的。他将红火球帝王花命名为Embothrium speciosissimum,1810年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将它移到另一个属内,改成现在的学名Telopea speciosissima。种小名speciosissima是取自于拉丁文中的speciosus这个字,意思是美丽的、英俊的,形容本种的花看起来很美丽。

waratah原先是本种的英文俗名,后来也作为帝王花属及其近缘属Alloxylon属(Tree Waratah)植物的统称。这个名称源出于雪梨当地的原住民欧拉族(Eora)。

栽培野生的红火球帝王花生长在深厚的沙质土壤里,人工栽种时,只要是排水良好的土壤,它们都可以适应的很好,尤其是有点坡度,可以协助排水的山坡地最佳。虽然野生的植株是生长在疏林下面,栽培时最好种在全日照的环境下,花才会长的较好。

红火球帝王花在澳大利亚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花卉,在雪梨北部及墨尔本附近的丹德龙山脉(Dandenong Ranges)等地都有农场在栽培这种植物,以采收切花销售。其他地区,如新西兰、夏威夷及以色列也有农场在生产这种花卉。品种一些自然变异的变型,已经被选拔出来种植,如下列各品种:

'Corroboree' – 花红色。 'Shady Lady White' – 花白色。 'Wirrimbirra White' – 花白色。 下列各品种为杂交种:

'Braidwood Brilliant' – 耐寒的品种。亲本为红火球帝王花及T. mongaensis(蒙加帝王花)。 'Shade of Pale' – 亲本为红火球帝王花及T. oreades(维多利亚帝王花)。 'Shady Lady Crimson' – 花深红色。 'Shady Lady Red' – 花红色。 'Shady Lady Pink' – 花粉红色。 上述三种的亲本为红火球帝王花及T. oreades。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