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立信,有机化学家,祖籍江苏句容,1924年11月13日出生于北京。他的父亲戴臣水是一位煤矿工程师。戴立信1936年就读于北京育英中学,时值抗日战争爆发,局势恶化,他们举家经青岛至上海祖父家。在上海,曾就读于上海中学、金科中学,高中阶段则一直在三育中学直至毕业。1942年考入沪江大学化学系。年底太平洋战争后,上海的租界地区也为日寇占领。1943年春转入内地求学,途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贵州诸省而至重庆。最后进入浙江大学学习。浙江大学当时位于贵州,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是校长竺可桢广纳人才,各系的教师都是极负盛名的教授,学术气氛很浓,被誉为东方的剑桥。浙江大学的四年是他在学术上获益很多的时期。有机化学教授王葆仁先生将他引人了有机化学的殿堂。浙江大学的四年又是他政治上启蒙的四年。在进步同学的带领下他参加了学生运动,使他的科学生涯能更多地和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 1947年大学毕业后,他曾从事短暂的中学教学工作。1948年进入位于浦东的第三钢铁厂化验室工作。解放后,1950年任驻上海钢铁公司军代表陈展同志的秘书,以后又去华东矿冶局工作。1953年根据“技术干部归队”的要求,他奉命调入中国科学院,并分配来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直至今日。
有机所在庄长恭、汪猷二位先生领导下开展了抗生素和高分子两个主要方向的工作。当时研究所的学习气氛很浓,在汪先生领导下大家努力学习谱学、立体化学等新知识。这段时间前后,构象分析的新概念刚刚问世。他和同事们一起翻译了两本构象分析的文集,以后又共同翻译了Newman的著名《有机化学中的立体效应》一书。这段时期的再学习也为他今后在立体化学方面工作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参加工作的最初阶段是协助庄所长进行了有关高分子化学的文献调研工作,以了解高分子化学的科学背景和国际动向。不久,他又参加了黄耀曾先生领导的金霉素化学的研究。金霉素是新发现的一类抗生素,我国尚无生产。他们和制药三厂共同协作,着重研究了适合工厂生产的提取工艺。解决了提取问题后又开展了全合成研究。黄先生领导的金霉素研究工作曾获中国科学院奖励。当时金霉素的绝对构型尚未确定,他曾提出了用不对称合成法确定绝对构型的方案。初学研究工作不到5年,1958年国家发展二弹一箭的工作向有机化学所提出了很多新要求。有机氟化学和有机硼化学等新兴学科的建立就是在这种要求下建立的。这一阶段,金霉素等研究项目全部停止。他担负了科研组织工作,参加了硼氢化合物的研究和高能燃料研制的组织领导工作。
直到1962年以后,他才有机会重返科研第一线的科研生涯,开始独立研究。主要有下述三方面的工作。
1.有机硼化学。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下,他进行了硼化学的研究。硼氢化反应是新发展的一个十分有用的新反应,他和钱长涛等研究了在a,B一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体系中的硼氢化反应并提出了反应机理的解释等。在这些工作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末,他和张锦芳进行了铑催化的不对称硼氢化反应,讨论了试剂、配体等的影响,取得很好的对映面选择性。之前在20世纪60年代他还曾开展碳硼烷(carborane)的转化及衍生化反应,合成了烯丙基取代的碳硼烷,准备研究含碳硼烷的聚合物。“文化大革命”中断了全部的科研活动。1978年拨乱反正,百废待兴,在汪猷所长的要求下,他主管了全所的科研管理工作,直到:1984年才重返科研第一线,他对这重来的科研机遇更是倍加珍惜。
2.通过金属配位作用而实现的高选择性合成反应,20世纪80年代有机合成化学中的突出问题在于提高和控制反应的选择性问题。包括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及对映面选择性的问题。他们首先对环氧丙醇类化合物的还原性开环反应进行研究,发展了一个新的还原体系,可以实现很高的区域选择性,这是在C—3位进攻的被广泛应用的一个优异试剂。当时Sharpless发明了烯丙醇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对于环氧醇的一些高选择性反应可以使不对称环氧化反应有更广泛的应用。他们发展的还原体系即是其中之一。他们还实现了烯丙基胺、高烯丙基胺的区域专一性的钯化反应并还发展了一个新的羟氯化反应,由此并可依条件不同而得到环氧丙胺或氮杂环丙烷基甲醇。这是以温合条件下得到环氧化合物的新方法。他们还研究通过叶立德化合物制备小环化合物(包括环氧化合物、环丙烷化合物和氮杂环丙烷化合物)的方法,实现了通过金属配位作用控制的高度的立体选择性和部分的对映面选择性。
3.不对称合成研究:1984年重新工作以后不久他得到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开展了“金属促进下的不对称合成”的研究,这是在我国较早进行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学研究。在开环反应基础上实现了氯霉素的不对称合成。在铑催化的硼氢化反应得到了很好的结果。通过叶立德途径,发展了不对称合成氮杂环丙烷的方法。90年代以后他和黄量院士共同组织了基金委的重大项目“手性药物的化学研究和生物学研究”,经过四年多的时间,在全国5个研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预定目标,项目总结时获特优评价。近年来他的重心在二茂铁类手性配体的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深入地讨论了平面手性的问题,也发展了一些新型配体。对于国际尚未解决的单取代烯丙基取代反应中得到了很高区域选择性和对映面选择性。对于Heck反应中的电子效应及配体效应等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1993年戴立信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多年来共发表论文130余篇,共培养15名博士,其中4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此外,戴立信还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001年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自然科学奖),2001年及2002年两次获中国科学院彭荫刚研究生培养优秀导师奖。
戴立信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学位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顾问、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及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委员。他担任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并为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他是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的名誉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