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中山大学教授男,汉族,福建省永定县人,1924年生,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高分子学术界享有盛誉。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50年获岭南大学化学硕士学位。此后一直在中山大学任教。1960年、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教授。199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山大学化学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曾兼任广东省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评议组成员和国家教委科技委化学化学学部委员。长期从事聚烯烃优质材料合成及功能高分子研究,成绩卓著。已出版专著4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0多篇,申请获得发明专利20多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12项,及全国优秀教师和南粤杰出教师称号。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现称中科院院士)。
林尚安教授在中山大学先后担任化学系副主任、主任,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山大学国家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重点学科点学术带头人。在社会兼职上,曾担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兼高分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化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化学评审组成员,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化学学报》、《高分子学报》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高分子化学组副主编,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高分子学科组成员。并受聘为厦门大学兼职教授。
他在50年的教学工作中,主讲过《有机化学》、《有机结构理论》、《高分子化学》、《高分子专论》、《高分子合成与聚合原理》、《高分子合成与功能高分子》等主要课程。指导培养30名博士生,40多名硕士生以及博士后。他还与美国麻省大学钱庆文教授及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杨南乐教授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
林尚安教授对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基础有很深的造诣。先后主编过4本专著和教材,在教育和学术界颇具影响。1960年和1982年先后编著理科大学教科书《高分子化学》两种版本,后一种被选为我国参加德国法兰克弗国际书展获得好评,并于1989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1984年、1988年还主编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论》和《配位聚合》等专著。
林尚安教授在科学研究方面,五、六十年代他主要从事有机硅高分子缩聚研究。所研制的有机硅新材料曾被应用于国防及尖端装置中,获国防工委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七十年代以后,林尚安教授对烯烃高效催化聚合、共聚合与聚合理论与各种聚烯烃合成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配位聚合理论,美、日、德等国际著名高分子专家盛赞他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已达到国际前沿水平。他研制成功的多种新型高效催化剂,用于合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中低密度聚乙烯、无规聚丙烯、等规聚丁烯及多种烯烃共聚物,效果甚佳。所研制的“苯乙烯定向聚合高活性催化剂”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工程塑料、乙烯气相高效率聚合催化剂和各种烯烃共聚合催化剂,以及茂金属催化剂合成间规聚苯乙烯及其嵌段共聚物的研究成果,均达到国际前沿水平。因有所创新,从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纳入国家“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通过验收鉴定。在聚烯烃的化学改性、功能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方面,提出了合成有发展前景的功能高分子富氧膜的新构思。他还研制成醇-水透过蒸发膜材料和属于国家“863”计划的“人工种子的高分子种皮研究”的成果,均为有新颖性、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国家“863”计划生物工程技术专家组好评。
林尚安教授教学和科研成绩突出,为我国高分子学科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具有高水平的论文150多篇;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他热心促进我国学者对外学术交流,曾主持国内、国际学术会议6次。八十年代以来应邀赴美、英、日、韩等国及台、港地区参加国际会议并在大学及研究机构进行学术访问,作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10多次。在教学成果方面,先后荣获“全国高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并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广东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授予的“优秀园丁奖”、“南粤杰出教师奖”和“广东省职工先进工作者”称号以及中山大学授予“特别贡献奖”。他在1983年至1992年担任广东省化学会理事长期间,大力推动学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成绩显著,该会连续6次被广东省科协评为先进学会。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现称中科院院士)。
2009年[1]3月17日,林尚安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