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梓明教授荣休纪念文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图书信息

书 名: 吴梓明教授荣休纪念文集

作者:陶飞亚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 2009年03月

ISBN: 9787801869449

开本: 16开

定价: 32.00 元

内容简介《宗教·教育·社会:吴梓明教授荣休纪念文集》介绍2008年,吴梓明教授选择在香港中文大学荣休。多年来,吴教授一直致力于宗教研究领域,同时又提倡跨学科的方法。本论文集是一部关于吴梓明教授荣休的纪念文集。内容包括:私人信仰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解读;基督教与中国近代乡村建设论纲;留美青年陶行知;20世纪初年留美中国基督徒学生的信仰选择等。

编辑推荐《宗教·教育·社会:吴梓明教授荣休纪念文集》介绍了:多年来,吴教授一直致力于宗教研究领域,同时又提倡跨学科的方法。在研究院的招生简章上,吴教授负责的方向为“宗教、教育与社会”。其中,中国基督教史是一个最重要的方向,吴教授的学生也都受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最突出的如陶飞亚关于耶稣家庭的研究,后来获得了香港中文大学的优秀博士论文奖。其他如李智浩做了耶佛对话问题的研究,梁冠霆做了留美华人基督徒群体的研究,曲宁宁做了基督教女青年会的研究。宗教教育是吴教授的一个核心关注点,如吴昶兴、何荣汉、伍德荣和刘贤围绕近代宗教教育界的名人刘廷芳、陶行知、韦卓民、陈垣等进行了个案研究;曾家洛对慈幼会在港教育事业进行了研究。宗教社会学则是吴教授荣休前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如朱峰结合宗教社会学方法对基督教移民问题的研究,刘义对宗教与全球化问题的理论研究,何心平所参与的全球地域化视角下的中国基督教研究项目。另外,如李惠源对近代朝鲜的西学和中学之争所作的研究,也具有特别的意义。

图书目录心系崇基中大四十年——代序/吴梓明

中国的基督教乌托邦为什么会解体——与《牛津基督教史》中一个观点的商榷/陶飞亚

私人信仰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解读/李向平

双峰对峙——燕京大学宗教学院与金陵神学院之比较/徐以骅

基督教与中国近代乡村建设论纲/刘家峰

基督教教育与台湾宗教教育发展的愿景/刘一蓉、吴昶兴

当代香港基督教社会福利事业述评/朱峰

慈幼会在港教育事业的传承与变化/曾家洛

留美青年陶行知/何荣汉

韦卓民之“对等文化”/伍德荣

陈垣基督教信仰考/刘贤

佛教的复兴与传教士的转变——中国耶佛关系的变化(1925-1935)/李智浩

20世纪初年留美中国基督徒学生的信仰选择/梁冠霆

左派叙事与文字样板——以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女工夜校回忆录为核心的探讨/曲宁宁

朝鲜王朝末期传统儒学和近代西学之争——兼论18-19世纪朝鲜星湖学派的历史作用/李惠源

“全球地域化的互动:中国社会基督宗教比较研究”项目综述/何心平

全球宗教复兴及宗教政治——一个宗教社会学的理论考察/刘义

后记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