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店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李颖 常绍孔 主编 王东锋 赵军 曹海峰 副主编
北京 中华书局 2008.1 5000册 1280千字 681页 48插页 470.00元
ISBN 978―7―101―05998―4
《张店区志》时限为1988年—2002年,为保持记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对重要事物适当上溯,大事记下限延至2005年。该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7种体裁,以志为主。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纪事本末体为辅。
张店区位于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结合地带、淄博市的中部,地处北纬36°4’30"~36°54’00",东经117°55’40”~118°12’20”。东与临淄相接,西与周村毗连,南与淄川接壤,北与桓台为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和东北为连绵起伏的山地丘陵,西北和北部为广阔坦荡的平原。域内最高峰铁山,海拔254.6米。境内有孝妇河、猪龙河、涝淄河、漫泗河等主要河流,除猪龙河外,均为过境北向河流。
至2002年,张店区辖南定、傅家、马尚、房镇、卫固、中埠、湖田、沣水8个镇,杏园、车站、体育场、公园、和平、科苑6个街道,127个行政村,72个社区。
张店区是淄博市委、市政府驻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流通中心,淄博市的交通枢纽。铁路有东西向的国家干线胶济铁路,地方铁路有淄(博)东(营)线和淄(博)八(徒)线;公路有从荣成至兰州的309国道和从山海关至广州的205国道,两条国道在境内交会;济(南)青(岛)高速公路距城区北部约3.5公里东西向通过。滨(州)博(山)高速公路从境内马尚镇穿过。域内通信设施发达,基本形成适应多种通信需求的立体化、高科技通讯网络。
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煤、铝土、石灰石、粘土及稀有金属镓、钴等10余种。其中煤炭、铁矿石、铝土、粘土、石灰岩、陶土等矿种储量大,分布广,品位高。
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50.7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3.37亿元,第二产业87.71亿元,第三产业59.65亿元,三次产业比例构成调整为2.24:58.19:39.5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4655元。外贸出口由1988年的1629.96万元(出口收购值)增加到2002年的6275万美元(海关数),外资企业由1988年的1家增加为2002年的95家,拥有自营出口企业39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8年的1253元增加到2002年的8168元,增长5.5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8年的955元增加到2002年的4401元,增长3.6倍。
从历史发展看,全区每个阶段的农业发展战略都是以为城市服务为中心。
1988年全区农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农业总产值1.87亿元,粮食总产量12万吨。1989年全区确定发展城郊型农业的战略思想:以城市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不断调整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市场农业和商品农业。1992年—1995年制定发展蔬菜、林果、畜牧业的一系列奖励扶持政策,建成千亩观光果园、千亩小麦良种繁育、千亩无公害蔬菜等农业基地,形成城郊型农业雏形,即东部林果、西部蔬菜、南部规模养殖、北部农业高新技术开发的基本框架。1996年全区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城郊型农业发展的重点,调整土地,将农业发展基金集中用于发展特色农业,全区发展形成蔬菜、畜牧、水果等特色专业村50个,同时狐狸、肉食鸽、观赏鸟、奶牛等特色养殖业也快速发展。1997年张店区确定城郊型特色农业向规模化经营发展的战略。1999年张店区实施大范围的农业结构调整,以各类示范园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以蔬菜和果品为主的经济作物,建成傅家镇“双高”(高科技、高产值) 农业示范园、傅山农业示范园、房镇农业示范园和马尚农业示范园等4个市级农业示范园,建设房镇镇绿贝特葡萄生产基地2000亩。2000年,为适应张店中心城区发展要求,提出发展都市农业的新思想,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压缩粮田面积3万亩,用以发展特色农业,建成一批农产品生产基地。2001年进一步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南定、马尚两镇20个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基本不再种植粮食作物,改为发展特色蔬菜、养殖等产业;在湖田镇建立规模达7500亩的玉皇山生态农业示范园。 至2002年,全区建设30个农业结构示范村,建成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区、环城防护林带和张周路绿色长廊,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生态功能有机结合,使农业步入与城市一体化化发展的轨道,初步形成都市农业架构。是年农业总产值5.46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48%。
淄博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张店是山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原山东铝厂) 、山东新华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原山东新华制药厂) 、山东大成农药股份有限公司(原山东农药厂)等国家和省、市属大企业的驻地,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对张店区的工业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就张店区自身而言,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其间,乡镇企业占据工业主导地位。至2002年,全区工业门类仍以建材、化工、纺织、机械为主,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相比1988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形成以山东电波集团公司、淄博美林电子集团公司、淄博科汇电气有限公司、淄博泰光集团有限公司、淄博海信电子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层, 五大公司产值达8.04亿元。 是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64.5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8.04亿元,乡镇工业产值94.33亿元。
1988年—1992年,按照“突出重点,以城带乡”的原则,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1993年—1995年,实施以“扩城工程”带动小城镇建设的战略。以1996年张店区政务中心办公大楼建设为标志,开始“治理完善建成区,开发建设西城区,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建设新阶段,城市功能逐步增强。1998年—2002年,相继建成鲁中家具城、装饰材料城、新世界商业街等大型商贸设施,特别是爱客家、新一佳、大福源、齐赛科技城等大型超市和电子商贸中心的建成,标志着鲁中商贸中心初具规模。
改革开放推动张店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1991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区。1992年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称号。1993年在全国率先完成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双基”任务,获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称号。1994年被国家科委授予全国科技先进区称号,1996年首批跨入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区(县)行列。1996年获山东省第二田径之乡称号,1997年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称号。2002年被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