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新集镇六联村村情概况六联村隶属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新集镇,位于新集镇东部,与建颍乡、西三十铺镇相邻,16个自然庄,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1]显示,该村1056户,4008人,耕地4264亩,
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带领广大群众认真学习,找准路子,调整结构,发展经济,尽快带领全村人民建设小康生活,是该村的工作重点。充分认识到要想致富的基础上发展好经济,充分发挥全村广大群众利用农村的优势,提倡科学兴农,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加强农业,依靠科技,发展多种经营的路子。发展规划结合该村具体发展规划如下:
一、 本年末在全村修建水泥路2条,长2.12公里;
二、 本年修建灌溉站1座,水渠配套;
三、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600亩,农作物套种。
四、 全村养猪1000头。
六、 全村饲养山羊2000只,养鹅4000只;
七、 全村整修鱼塘400亩,现已建成300亩;
八、 实行小麦水稻良种良法推广95%以上,加大科学种养含量的总体设想,增加农民的收入。[1]
2、安徽省歙县璜田乡六联村歙县璜田乡六联村地处大山深处,与浙江省交界。这个村曾是上个世纪70年代安徽省农村建设先进的一面旗帜。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该村党总支扎实开展学习教育,立足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推行整改承诺,使六联这个“老典型”焕发出新的生机。;今年2月3日清早,六联村的“群众热线”接到报告,距村委会3.5公里的黄柏坞村民组因连续大暴雨发生山体滑坡,两家农户的房屋被泥石流围堵,情况十分危急。接到电话后,村两委6名党员迅即赶往现场,紧急转移被困群众,组织全组100多位村民冒雨抢险。经过3天的紧张抢险,清运泥石150多立方米,有效控制了险情,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六联村各村民组分散在各个山头,为方便群众办事,村里开辟了为民全程代理服务窗口,方便群众就近办理户口、医保咨询、纠纷调处等日常事务。村党支部还在今年初投资3000元,为13个村民组安装了高音喇叭,并在全县率先开通“群众热线”电话,由村两委成员和调解委员会成员轮流值班,及时接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求助,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据了解,这部热线电话开通至今,已成功处理各类事件40余起,群众交口称赞。
六联村党总支在整改提高阶段,认真梳理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有的放矢地推行党员整改承诺制。全村党员结合自身特长,从山区产业发展、扶贫帮困、公益事业、社会稳定等方面积极提出承诺。针对群众提出的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村级道路等级低、手机没有信号等实际问题,村党总支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走“茶叶为主、养殖业为辅、加工业并举”的发展路子,并承诺两年内争取村级公路油路化,今年内争取建成移动通信基站。
目前,该村通过全面推行党员承诺制,不仅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也让广大群众切实体会到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后身边出现的新气象、新变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