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缓中医馆是以春秋时期秦国的两位医官为名开设的医馆。
和缓是指医和与医缓二人,二人均系春秋时期秦国的医官,由于其在医学上的成就,后人以“和缓”并称,作为称誉良医的代名词。
由于历史原因及医学著作不多,二人虽为良医,但经传上却很少见其二人,只有某些老中医方知其名。
医和个人历史典故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晋平公生病,向秦国求医。秦景公派医和去给他治病。诊病以后,医和对他说:“你的病不能治了。这就叫亲近女色、病如蛊症。既不是鬼神作怪,也不是饮食失调,而是因为迷惑于女色而丧志。辅佐你的良臣将要死去,老天爷不再保佑晋国了。你就是不死,也要失去诸侯们的拥戴。”晋平公说:“女人不可亲近吗?”医和回答说:“应该有节制”。
赵文子听了医和的话,便说道:“我赵武和晋国的几位公卿大夫们得以辅佐国君成为诸侯盟主,至今已经八年了。国内没有凶恶的暴政,外面诸侯们也没有二心。你为什么还说‘良臣不生,天命不佑’呢?”医和回答说:“我是在预言即将发生的事。我听说‘正直的人不辅助偏邪的人;光明磊落的人不为暗昧迷惑者谋事。巨木不长在高险的位置;松柏不生在潮湿的地方’。赵文子你不能直谏君主、使其不被女色迷惑,竟使君主生出这些病来。而你还不知自退,反以自己的政绩为荣。八年的时间就夸说已经很长了,怎么能保住国家长治久安呢?”
赵文子说:“医生还要管到国事上来吗?”医和回答说:“上等的医生可以治国家的毛病,其次才是治人的病。我医官本来也是一个官呀!”文子又问:“晋平公还能活多久呢?”医和回答说:“如果诸侯继续拥护他当盟主,他最多能活三年;如果不再支持他当盟主,他也活不过十年;超过十年以后,晋国必有大灾难。”
就在那一年的十二月,赵文子便死了,诸侯也开始背叛晋国,拥立楚国为盟主。鲁昭公十年,晋平公也去世了。此后,晋国的国势便每况愈下,直到最终被三家瓜分,连名字都从春秋历史上消失了。医和的预言一个个全都准确的兑现了。诊病手段中医理论
在医和对晋平公的谈话中,除了仔细的解释了“蛊”病的各种含义外,他还使用了阴阳、四时、五行、五声、五色、五味、六气等等中医病因学和诊断学的概念,对后世中医有关的理论发展和普及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方技
这段史料的奇特之处是:医和用诊病手段得到的不仅是病人所患疾病的信息,而且还有病人的命程、甚至病人身边良臣的命程的准确信息!医和不单是在“医”,而且同时在“卜”,在“算”,在“相”!从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到,为什么古代史书上总是把“医”、“卜”、“星”、“相”列在一起,笼而统之的称为“方技”了。
值得指出的是,如此奇特的诊断水平,不但当今的许多人难以相信,就是古代相信特异能力的人,没有亲眼见到时也是很难接受的。不过幸运的是,医和并非我们所知的具有这种能力的唯一医家。我们至少可以从史书上举出另一个具有这种能力的医家来互相参证。僧智缘在宋代嘉佑年间,有一位高僧叫僧智缘。他是随州人,精于医道。在嘉佑末年时被皇上召到京城里去,住在有名的相国寺里。每当他为人诊脉时,就能知道对方身份的贵贱,命程中的吉凶、祸福。而且他能通过诊断父亲的脉知道儿子的吉凶、祸福,所得的结论都非常神奇而又与实际相符。当时京城里的士大夫们都争着去拜访他。
当时,王硅和王安石都在翰林院供职。王硅怀疑这种事古代没有,因此不敢相信。王安石却说:“古代的医和为晋侯诊脉,就知道他的良臣要死。如果良臣的命运都能从君主的脉象中看出来,那么诊父亲的脉知道儿子的命程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医缓简介医缓春秋秦国专职医生--医缓 医缓赴晋出诊 为晋景公诊病 春秋时期,秦国文化、经济比较先进,医学也处于领先地位,有‘秦多名医’之誉。医缓、医和即其代表。 医缓,生活在春秋时期的秦国,他医术高超。据《左传》记载,鲁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晋国的国君晋景公生了重病。晋景公当时还是相信巫术的,他知道桑田那边有一位巫人(史书上称为“桑田巫”),就把这巫人召了来。这位巫人通过一番占卜,认为晋景公的病是因为有两个鬼魂在作祟。那就是先前被晋景公杀死的两个晋国大夫赵同和赵括的鬼魂。但巫术久治不效,还断言晋景公必尝不到新麦——月内必死。 后来,晋景公听说相邻的秦国有良医,于是就向秦国求医。秦桓公便亲自派遣医缓去为晋景公治病。医缓来到晋国,详细诊察了晋景公的病情后说:“病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之不至,不可为也”。晋景公称赞:“良医也”。正如医缓所言,不久晋景公便昏厥、“未尝新麦”而死。 医缓从早期医学的角度作出的预后诊断,与“桑田巫”的鬼魂之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医缓是历史记载的最早的专职医生之一,也是最早的宫廷医生的代表。“病入膏肓”的典故流传了下来自从医缓为晋景公诊病之后,“病入膏肓”就成为典故流传下来。人们习语中的“病入膏肓”,含有“不治之症”或“难治之症”的意思。后世的医书中,膏、肓经常出现在说明人体生理病理的术语之中。膏,指心下的部位;肓,指心下膈上的部位,而膏肓主要是指疾病部位很深而且隐蔽。古人认为如果患这样的病,用药物、针灸等治法都不能起什么作用了。在人体经络中,还有一个名为“膏肓腧”的穴位,在背部的第四椎两旁。 追溯“病入膏肓”典故的渊源,人们应该记住春秋时期这位著名的宫廷医家——医缓。“病入膏肓”与膏肓穴成语“病入膏肓”源于《左传》中的一段曲故。晋景公患了病,派人到秦国求医,秦国派一位名叫医缓的医生前去替他诊疗。医缓尚未抵达时,景公做了个梦。梦中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小儿,一个说:“那人是名医,会伤害我们,往哪里逃呢?”另一个说:“我们在膈之上,心之下,‘膏肓’之处,艾灸、针刺和药力都难抵达,他怎能奈何我们呢?”医缓到来后,经过诊断,颇为难地对景公说:“病在膈之上,心之下,已入膏肓,不能采取攻伐的方法,药物也无济于事,无法治了。”后来景公果然不治而死亡。于是后人常用“病入膏肓”来指代病重难治。 然而,人体背部的膏肓穴,却可对“病入膏肓”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是一句脍炙人口的针灸歌赋。百劳是督脉大椎穴的别名,在背部正中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膏肓即膏肓穴,在第四、第五胸椎间旁开三寸(约四横指)处,属足太阳膀胱经,是主治各种虚劳及慢疾患的要穴。当久病不愈,身体呈现羸弱消瘦状态时,最适宜取膏肓穴施灸,可以起到扶阳固卫、济阴安营、调和全身气血的作用,从而使身体恢复强壮。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说“膏肓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由此可见,膏肓穴在虚劳证的治疗上,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背部有主一身阳气的督脉和贯穿全身的足太阳膀胱经。“背宜常暖”,历代医家在背部施行的擦背、捶背、刮痧、担脊、拔火罐等多种保健养生方法,都有一定的功效。背部除膏肓穴外,还有大椎、身柱、风门、肺俞等重要穴位。每次选用其中的2~3个施行保健灸(用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隔天一次,坚持进行,能防治感冒、咳喘、小儿吐乳等多种病症,对维护心肺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及促进健康长寿,均十分有益。最早的专职医生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在春秋时期之前,曾有过医巫不分的蒙昧时代。那时,专职的医生还没有出现。人们患了病,常常找“巫人”来医治。对于春秋时期的经济文化的影响到了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变革。政治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诸侯争霸。那时,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争夺霸主地位展开了激烈的战争。经过300多年的兼并战,诸侯国的数量大为减少,强国更强了,弱国更弱了。社会经济也破旧立新,生产力得到发展,贵族独占土地的制度逐渐打破,普通百姓得到了私有土地。科学技术也有明显的进步,人们使用铁制的农具开荒种地兴修水利;在《春秋》里,有了世界上最早对“日食”和“哈雷慧星”的记载。在思想界也发生了变革,两位著名的思想家出现了,一位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位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医学也有了重要的发展。这便是医学开始逐渐摆脱巫术的束缚,一步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专职医生出现在民间,负责宫廷医疗的高水平的医生也不乏其人。医缓就是当时最为著名的专职医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