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书 名: 大众传播距离论
作者:张景云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
ISBN: 9787501188604
开本: 16开
定价: 20.00元
内容简介心理距离是大众传播中的一个情境要素,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心理距离,是形成和谐的传播关系、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条件。该书从文艺美学和经典传播理论人手,对大众传播心理距离进行探源性梳理,初步建立了其框架体系。该书剖析了报纸、电视、广播、因特网等不同媒体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并从媒介特性、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角度,提出并论证了“适度心理距离”的观点。运用这一原理,笔者重点对“南京零距离”现象、“黄健翔解说门”事件和“于丹现象”进行了个案研究,以验证该理论的可操作性,并为传播实践提供借鉴。
作者简介张景云,1965年生,现为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管理和新闻传播。1988年毕业于内蒙古财经学院贸易系,1994年于北京商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4年至200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读传播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子项目一项,主持省部级项目一项、参与三项,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撰写专著(含教材)5部,并为一些企业做过咨询策划工作。
图书目录总序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局限性
1.5 论文基础上的主要修改
上篇 大众传播心理距离理论与实务
第2章 传播心理距离的理论依据
2.1 经典传播理论中有关心理距离的观点
2.1.1 心理距离与传受之间的同质性和差异性
2.1.2 传播关系与“距离的矛盾”
2.1.3 大众传播理论发展对心理距离认知的调整
2.1.4 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结合的三类观点
2.2 文艺美学中有关心理距离的观点
2.2.1 “和谐”与心理距离
2.2.2 “移情说”与“距离说”
2.2.3 接受美学中的心理距离
第3章 大众传播心理距离及与其他距离的关系
3.1 大众传播心理距离的界定
3.1.1 认知距离及其成因
3.1.2 情感距离及其成因
3.1.3 态度距离及其成因
3.2 大众传播心理距离与其他距离的关系
3.2.1 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关系
3.2.2 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关系
3.2.3 时间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关系
第4章 不同媒介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剖析——麦克卢汉“热媒介”与“冷媒介”悖论的开解
4.1 “热媒介”与“冷媒介”悖论产生的原因
4.2 人身媒介心理距离分析——“冷”媒介悖论的开解
4.2.1 体态语
4.2.2 口语
4.3 印刷媒介心理距离分析——“热”媒介悖论的开解
4.4 电子媒介心距离分析——“冷”媒介悖论的开解
4.4.1 电视
4.4.2 广播
4.4.3 网络
4.4.4 《理解媒介》——印刷版的电子媒介
4.5 重新部落化:寻求“感知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平衡
第5章 大众传播媒体吸纳人际传播的策略
5.1 报纸吸纳人际传播策略
……
第6章 大众传播适度距离策略
下篇 个案研究大众传播心理视角下的热点事件分析
第7章 大众传播心理距离视角下的民生新闻——“南京零距离”现象剖析
第8章 大众传播心理距离视角下的电视主持传播——基于“黄健翔解说门”事件的分析
第9章 “于丹现象”——从大众传播适度距离角度的解读
第10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