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1918年9月24日 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
1931-1936年 在成都县立第一中学学习。
1936-1937年 在上海光华大学学习。
1937-1941年 在南京金陵大学学习。
1941-1942年 在中央农业实验所任技佐。
1942-1943年 在重庆粮政局任技正。
1943-1944年 在四川农业改进所外销物资增产委员会任技士等。
生平介绍林成谷,1918年9月24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幼年丧父,在慈母的教养下长大成人。幼年在私塾熟读《论语》、《孟子》,幼小心灵受“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处世警言影响较深。在中、小学求学时代,正值中国军阀割据、长年混战,学校经常停课,他曾多次逃离成都市区到乡下避难。特别是“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全国掀起了蓬勃的抗日高潮,为了声援东北同胞,林成谷也参加了多种抗日活动,抵制日货、焚烧日货及书刊、游行示威,多次在街头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屡遭当局驱散镇压,心情极为苦闷。于是立下了振兴中国实业、发展科技、富国强民、抵御外侮的志向。
1937年考入金陵大学攻读农艺系,并积极跟随老师参加科学研究和各项实践活动。先后参加了四川川北各地的土壤调查和农村经济考察,亲眼目睹了广大农民受到残酷剥削压迫,到处是一片穷苦无靠、缺衣少食,卖儿鬻女的凄惨景象,更增加了对国民党腐败无能的义愤。也深感实践给其增添了不少的动力和知识。1941年林成谷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进入中央农业实验所土壤肥料试验室工作。在张乃凤、叶和才、陈华癸先生的指导下进行土壤肥力测定的三要素试验,虽然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重视,经费十分困难,但仍想尽办法、严肃认真地试验,从而掌握了田间设计、生物统计等技术知识。这个试验室学术空气十分浓厚,每周均有学术报告,每人轮流宣读报告,在此期间他阅读和收集了大量中外文献和有关资料,为他日后的科研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今仍不忘张乃凤、叶和才、陈华癸老师的培养。在中央农业实验所东迁南京时,由于家庭原因不得不离职而转职于四川农业改进所、四川建设厅从事其它工作,但对土壤肥料事业仍情有独钟。1950年经黄率诚教授推荐林成谷就职于山西铭贤学院任教(当时该院设在成都),从此,又踏上从事土壤肥料教学科研之路达40余年。1950年铭贤学院由四川迁返山西太谷,为了事业、舍弃成都家产,举家随校迁到山西。当时山西由于已往多年军阀阎锡山的统治、经济十分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学校内没有自来水和电力,教学科研工作条件十分艰难,但为了培养人材,就自制多种仪器,自编各种教材和实验指导书。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常带领学生到试验地或农村生产地学习。先后讲授了“土壤学”“农业化学”“土壤改良”“土壤调查与制图”“高级植物生理学”等课程。培养了一批农业科技人才等。
主要论著1 林成谷.《大寨改土实践发展土壤学理论》.争鸣.1975(1):1
2 林成谷.《土壤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
3 林成谷.《大寨田培育.中国土壤》.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4 林成谷.《土壤污染与防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等等 。
技术成就林成谷在研究大寨“海绵田”过程中,深感研究土壤必须以提高土壤肥力作为最高目标。而不能仅停留在研究自然土壤的肥力发展过程上。山西大寨地处半干旱地区,玉米之所以能获得7500千克/公顷以上产量,主要得益于采取了综合措施。例如,大寨赵背峪沟的土壤团粒结构并不高,但其土体构型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孔隙度适宜、故保水保肥性能好,这就为玉米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水、肥、气、热协调的环境。为此,林成谷在《争鸣》上发表题为“大寨改土实践发展土壤学理论”的论文,引起土壤学界的关注,全国10余家农业期刊纷纷转载。同时编著了以大寨“海绵田”的培育为主要内容的《土壤学》教科书。书中充分阐述了土壤肥力的基础在于良好的土体构型。而要获得良好的土体构型就必须做到,“三深”即深刨、深耕和深锄,从而达到土层上松下实。在此基础上,多施有机肥并结合施用化肥以改变土壤孔隙度和提高养分供应能力。林成谷研究大寨海绵田的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在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土壤》第一版中也将大寨海绵田的内容作为一章编入该书中。
主要贡献50年代,山西晋中地区、雁北地区有大面积的盐碱地。当时主要是以开渠排水、以水冲洗的治理方法。林成谷在大量调查中发现,在一些地区(洼地、盆地)不是缺乏淡水就是无排水条件。改良工作难以进行。然而,林成谷在调查中还发现,盐碱地种植作物的难点在于种子的萌发和出苗后的保苗问题。对于盐分含量属轻、中度的盐碱地尤其如此。通过数年的试验,林成谷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个难点的农业耕作措施。他认为解决种子萌发、幼苗的保护关键是要处理好土壤温度、水分与盐分的相互消长关系。为此,在农业生产中首先是春季要适时播种。播种过早土壤盐分虽然较低,水分充足,但土温较低,种子不能萌发;播种过晚虽然土温高,但由于强烈蒸发,不仅土壤水分大量损失,而且土壤返盐严重,种子也不能萌发,即使出芽也因盐分过高而死亡。这就必须掌握水分、温度、盐分三者的协调时期,掌握当地水盐运行规律,并采取“深播浅盖”“倒拖锄”等农业耕作措施,特别要保持土壤表层充分疏松,就能使作物种子萌发、幼苗茁壮成长。此项技术在晋中地区的太谷县、祁县、介休县推广应用后都获得了比较满意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