鲊埠回族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概况鲊埠回族乡是益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位于桃江县境内的资江北岸,东

鲊埠回族乡在湖南省的位置

邻栗山河乡、三堂街镇,南邻资江,与大栗港镇隔河相望,西邻武潭镇、罗家坪乡,北与汉寿县丰家铺乡接壤,环抱千年古镇——鲊埠街,桃江二中座落其隅。乡政府驻地车门街,距县城55公里处。全乡总面积58545亩,其中耕地14770亩(水田13210亩,旱地1560亩),山地58320亩,森林面积30052亩。地处资江中游,资水流经黄金石、筑基仑、陶公庙等三个村和鲊埠居委会。全长东西跨度4公里,南北横贯10公里,地形呈三山夹两盆形状,境内三条大山脉由南向北连绵不断,山脉之间段口开阔,属丘陵地带。。辖18个村和鲊埠街道居委会,总人口1897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012人。

行政区划鲊埠回族乡下辖村:

车门塅村

划船村

花园台村

军功嘴村

长烟村

大水田村

庙子潭村

江家坝村

瓦渣湾村

南京湾村

周九村

保家楼村

颜溪村

黄金村

大田村

陶公庙村

筑基仑村

黄金石村

基本设施发展该乡镇于1999年开始对瓦鲊公路进行硬化,争取各级支持和群众集资共200多万元。全乡境内有县级公路8公里,乡级公路24公里,村组之间已形成了公路网。1995年全乡通过多种渠道筹资,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开通了全乡程控电话,成为了全县最早实现村村通电话的乡镇。1985年以来,全乡发动多方集资,筹资硬化或修缮了集镇路面,集镇设施基本配套,并已制定了集镇建设十年规划。一个以鲊埠街、江家坝、花园台、乡政府周边为中心,以瓦鲊公路为辐射线的新型集镇和中心村建设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鲊埠回族乡回、汉两族长期间居,自建乡以来,两族人民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在这块48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绘制着鲊埠的美好蓝图。

名族融合鲊埠回族乡回、汉两族长期间居,自建乡以来,两族人民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在这块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同绘制着鲊埠的美好蓝图。近几年来,该乡以构建“小康鲊埠、平安鲊埠、活力鲊埠、和谐鲊埠”为总目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推进名族团结起了重要作用。[1]

乡镇企业发展民营企业蓬勃兴起,至今,全乡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已达146家,其中乡办企业2家,私营企业144家,从业人数达3000多人,固定资产达到8460多万元,实现产值16500多万元。特别是新扶持的竹制品厂、木胶板厂、装饰材料厂与食品加工厂等几十家民营企业迅速崛起,使鲊埠成为了江南地区新的木胶板和砖瓦生产基地。

经验建设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找准民族乡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一手抓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一手抓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工程。鲊埠各项事业在全面发展中更有新的突破,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特别是1999年开始对瓦鲊公路进行硬化,争取各级支持和群众集资共200多万元。全乡境内有县级公路8公里,乡级公路24公里,村组之间已形成了公路网。1995年全乡通过多种渠道筹资,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开通了全乡程控电话,成为了全县最早实现村村通电话的乡镇。1985年以来,全乡发动多方集资,筹资硬化或修缮了集镇路面,集镇设施基本配套,并已制定了集镇建设十年规划。一个以鲊埠街、江家坝、花园台、乡政府周边为中心,以瓦鲊公路为辐射线的新型集镇和中心村建设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民族教育事业突现生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率和升学率达100%,中学毕业率达96%。

现在,一个稳定、发展的鲊埠回族乡满怀信心阔步踏入了二十一世纪。

好风凭借力,奋进正当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鲊埠回族乡18000多回汉人民将更加振奋精神,开拓进取,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教育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率和升学率达100%,中学毕业率达96%。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