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文名称:首届“

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
英文名称:The1stChineseBridge—ChineseProficiency
CompetitionforForeignHighSchoolStudents
中文主题:灿烂文化魅力汉语
英文主题:ProsperousCulture,CharmingLanguage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汉办
山东省人民政府
在华复赛、决赛承办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参赛对象:年龄15—20周岁、具有外国国籍、在外国出生并成长、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在校中学生。
比赛内容:汉语语言能力、中国国情知识。
重点考核选手对中国语言文化综合学习、实际运用能力。
中国文化技能,中国歌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乐器、书法、绘画、剪纸、武术等。
比赛形式和安排简介比赛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阶段。其中预赛在国外举行;复赛和决赛以团队方式在中国举行。来华参赛团队的往返国际旅费及食宿交通费用由组委会提供。比赛时间预赛阶段(2008年3月15日至6月15日)
由中国驻外使(领)馆教育、文化处(组)、孔子学院等相关教育机构组织选拔并推荐。每个团队含选手3人、带队辅导教师1人。
复赛和决赛阶段(2008年7月15日—7月30日)
复赛、决赛在中国山东省-济南市举行。各代表队选派三名选手参加比赛。
复赛:包括中文知识笔试、中文演讲、中华才艺展示三个环节。28支代表队的所有选手参与上述环节比赛后,按照得分决出12支代表队进入半决赛。通过以上三个环节决出个人单项奖。
半决赛:包括识图、看动作说词语、三人组合才艺展示三个环节。12支代表队按照得分,决出6支代表队进入决赛。
决赛:包括必答、抢答、演讲、才艺展示四个环节。6支代表队按照得分决出名次。培训和评判培训
根据比赛各环节和中学生特点,将安排有针对性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培训和辅导。
比赛评判
复赛、决赛期间,组委会邀请语言、文化、艺术、体育专家组成评判委员会,担任评判工作。
奖项和奖励办法奖项●选手特等奖:1名 ●团体综合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
●选手综合奖: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
●选手单项奖:最佳个人才艺、口才、风采、人气等奖项若干。
●优秀组织奖:5个,奖给海外预赛组织先进单位。奖励办法选手特等奖:获国家汉办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在中国大学攻读本科学位课程(自2009年开始保留3年资格)及往返国际旅费,并授予“汉语语言使者”称号; 团体、个人一等奖选手:获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在山东省攻读本科学位课程(自2009年开始保留3年资格)及往返国际旅费,并授予“汉语语言使者”称号;
团体、个人二等奖选手:获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在山东省进行为期1年的汉语进修及往返国际旅费;
团体、个人三等奖及个人单项奖选手:获2009年为期4周的暑期来华研修奖学金及往返国际旅费;
所有来华参赛选手均发给参赛纪念证书;
优秀组织奖:将以适当形式予以奖励。